34、力透纸背【释义】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 。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 。
【语出】赵翼《瓯北诗话》:“(陆游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
【人物】唐朝的颜真卿,南宋的陆游 。他们既是书法家,也是著名的将领 。颜真卿不仅有刚强的性格,他写的字也雄浑刚健,挺拔有力,文章也写得很深刻 。当时的人们都说: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意思是说颜真卿写得字遒劲有力 。清代诗人赵翼说:陆游的诗才气豪键,意境清新 。他在写诗之前,构思精审,所写出来的东西,语句精炼,力透纸背 。
与力透纸背成语相近的是“入木三分”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意思是,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
35、成竹在胸【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 。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语出】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人物】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以善画竹著称 。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 。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人称“文湖州”,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 。
北宋熙宁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今陕西汉中市洋县)知州 。在任三年期间为官勤政,体察民情,他看到茶农负担过重,上书朝廷革除“榷茶法”中弊端,给茶农带来实惠 。同时,加筑州治城坦,重视教育事业,受到百姓拥戴 。文同善诗文书画,尤擅长画墨竹 。画竹的高超技艺来源于他长期对竹子的仔细观察和写生 。当时,洋州筼筜谷(今洋县纸坊乡)生长着大片竹林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出自于此 。
36、赤膊上阵【释义】指不穿盔甲,上阵作战 。形容作战 。
【语出】罗贯中《三国演义》:“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
【人物】东汉末年,割据凉州军阀马腾,被曹操杀掉 。马腾的儿子马超为报父仇,与西凉太守韩遂联合起来,出动数十万大军进攻曹操 。马超挺枪纵马,与曹操的猛将许褚大战 。两人战了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 。因为战马疲累不支,于是各回军中,换了匹马,又出阵前战了一百多回合,胜负仍然不分 。许褚杀得性起,拍马回阵,卸下盔甲,露现突出的筋肉,赤着膊,提刀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双方官兵大为震惊 。两人又斗了三十余回合,许褚奋力举刀向马超砍去,马超闪过,挥枪向许褚心窝刺来 。许褚扔下手中刀,用力夹住马超的枪,于是两人在马身上夺抢,许褚力大,咔嚓一声,扭断枪杆,两人各拿半截,在马上乱打 。接着两军混战,曹军损伤大半,退回寨中坚守不出 。
37、马革裹尸【释义】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 。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
【语出】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 。”
【人物】马援是东汉名将 。他年轻时当官 。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 。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 。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 。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 。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 。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 。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
- 独特女人气质简短说说句子
- 做短视频创业故事 创业的短视频
- 一张图概括地球上所有生命
- 被经理掀起裙子打屁股 被老公打屁屁的故事
- 张大嘴巴词语 张大嘴成语疯狂猜成语
- 井底之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小白兔的故事睡前故事语音 小白兔的故事睡前故事
- 公寓的风水好不好 是不是所有的公寓风水都不好
- 迷你世界怎么把所有东西都解锁
- 征地补偿款由谁出 征地补偿费用归谁所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