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摆桌样品图片 白事家里摆设( 五 )


还禁止在墓地放牧,不许从墓地里取土,以防坟墓塌陷 。如以后〔迁坟〕需要迁葬时,挖开坟穴,取骨尸装入白布口袋,葬入新坟 。其间要念“亥亭”祈祷,还要舍散 “乜提” 。回族在陆地上一律实行土葬,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远渡海洋中,可实行水葬 。
中国古今不少回族到圣地麦加朝觐,途中若逝世了 。则在尸体上缠一块石头或铁棒,葬入水中,以免尸体浮在水面上 。回族的葬礼,从以上情况看,虽然有其简约、俭朴的良好习俗,但仍有不足之处 。如处理丧事还花不少钱,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处理丧事时卫生方面仍需要注意 。
比如,抬尸用的担架或木匣子,抬完尸体以后,消毒跟不上,易传染病菌,应注意改进 。—————————————————————————— 回族实行土葬,其丧葬仪式的特点是速葬、薄葬,以使亡人早日“入土为安” 。
回族的葬礼大致分为先埋体、穿卡凡、行站礼、殡埋等四个过程 。当病人处于危亡之际,归真前,要请阿訇念“讨白”(忏悔词,其意思是向真主祈祷,饶恕和赦免他一生的罪过),当病人咽气后,守护者即瞑其目,,合其嘴,顺其手足,置亡人贵体沐床,开始洗遗体,也称:着水“(即用清水洗亡者的遗体),男人要由近亲洗,女人由女亲属洗 。
洗亡人的穆斯林要自己洗大小净,再为亡人冲洗,通常先洗小净,再洗大净 。第二道程序是穿尸衣,即“穿卡凡” 。用白布裹埋尸体,男性亡者的裹尸布有三块,总长3 。6米,一块叫“皮拉罕”,是盖前身但是短于前身,自下颌至踝骨的白布;第二块是小卧单,即垫在身下与身同长,宽约4尺5寸的白布:第三块是大卧单,即长于身体,两端各余7寸许,宽约4尺5寸的白布 。
女亡人的裹尸布共有5块,即除了上面说的3块外,再增加作盖头用的长3尺——4尺,宽1尺多的白布和做裹胸用的由腹至膝,宽可围身的白布 。第三道程序是行站礼,即把穿裹好的亡人抬到院内或清真寺内,由亡人的男性亲朋好友及坊内的穆斯林围成圆圈,用《古兰经》或一定数额的现金转“费达”(意为赎罪),为亡人赎罪 。
然后再举行站“哲那则”即殡礼的仪式 。一般有阿訇主持,将埋体置于“塔布”匣子(即底层可以抽拉的无盖的专用抬尸木匣)中,放在众人西面,主持仪式的阿訇靠近埋体站立,其他人随其后排成排,面向西站立,进行祈祷,赞主赞圣 。
第四道程序是殡埋,穆斯林殡埋不用砖石、木料、而用土葬,直接接触土壤的办法,使遗体归于泥土 。在殡埋时,阿訇还要念《古兰经》称“下土经”,然后众接“都哇”并由亡人家属散“也贴” 。整个殡礼宣告结束 。
回族历来主张薄葬、速葬,入土为安,一般要在三日内埋葬 。提倡薄葬,不提倡墓穴,禁止任何殉葬品,反对亲属号啕大哭 。穆斯林归真后,亲朋好友前往吊唁,可送钱、粮、布等,以助葬费,但是禁止送花圈、挽联等 。
亲人一般在亡人忌日要念经 。回族的葬礼 回族的丧葬简易,实行土葬,主 张速葬、薄葬 。送埋亡人时,沿途为死者撒“乜贴 ”(布施) 。葬礼包括清洗尸体、白布裹尸、阿訇 主持举行宗教祈祷仪式、入葬等四道程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