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培训,新风口下的行业想象( 四 )


十方融海梨花声音研修院总经理杨楠提到 , 有声行业存在巨大的金字塔阶梯分层 , 例如在金字塔顶端 , 如面向影视剧配音、主持人等方向 , 对声音要求的维度极高;而在金字塔底部及腰部 , 如有声书、绘本阅读等 , 需求量大 , 且不要求声音到达“科班”级别 , 普通人经过专业培训也能达到行业要求 。
声音培训,新风口下的行业想象
文章图片

(企业供图 , 央广网发)
这个新兴行业正呈现愈发丰富的可能性 , 同时也亟需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发展节奏 。
从产品设计、定价到输出成果 , 新兴的声音教培行业缺乏可以参照的工业标准 , 给不良机构或个人留下恶意扰乱市场获利的可乘之机 。 而声音教育培训的受众具有学习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 。 信息不对等、学习成果不如意等每一种情况都可能在增加学习者的怀疑 , 而夸大宣传、过度鼓吹学习成果等负面噪声在透支公众的信任 。
市场状况鱼龙混杂 , 影响了公众对整个行业的认知 , 这是所有深耕声音教培行业的主体都需要面对的经营困境 , 也是需要用实际行动回答的问题 。
无论是市场主体 , 还是求学个体 , 都需要对声音教育培训的价值定位建立起更清醒的认知 。
声音培训,新风口下的行业想象
文章图片

(企业供图 , 央广网发)
职业播音生涯长达三十年并在高校深耕播音专业教学十六年的谢蕾教授认为 , 媒体的更新换代在倒逼高校播音教学规划调整 , 针对班级整体的校内教学逐渐无法满足学生个体声音培训的需求 。 某些专业课程仅授课一学期 , 这与想要深入研究某个领域声音技巧的同学的学习需求不匹配 。
她表示 , 有学生会选择到校外的培训机构进行私人定制类的学习 , “我觉得是好的” 。 在她看来 , 目前市场对声音的需求已经与过去传统播音时期相比发生了变化 , 普通人也能够通过校外的声音培训获取专业的声音教育 ,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 更好地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 满足如直播、新闻评论等互联网衍生职业的需求 。
在懒人畅听品牌负责人贾影彪看来 , 持续增长的有声书行业正在面临着用户不断增长的收听需求、不断增多的优质的版权内容与较弱的生产力、较大的专业人才缺口之间的矛盾 。 他认为:“声音教培行业有专业的教师指导、系统的课程设置以及全方面的练习 , 我认为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声音行业对内容制作和演播专业人才的需求 。 ”但是 , 要完全解决声音行业的专业人才缺口问题 , 需要教培行业的发展壮大与更多有志于行业的人投身加入 。
声音培训,新风口下的行业想象
文章图片

(企业供图 , 央广网发)
小菊平常喜欢收听一些讨论社会热点的播客节目 。 对屏幕背后的声音产生兴趣的她报名参加了某个音频平台下培训声音主播的课程 。
“干货 , 还是挺有价值的”小菊对课程质量表示肯定 。 她参加的课程由行业内的有声书配音大咖授课 , 专门讲授塑造人物、发出不同角色音和播讲的技巧 。 但纯音视频的授课形式 , 缺乏互动和反馈 , 让小菊对学习感到费力;而配套的直播课程 , 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互动性 , 但往往因为与工作时间冲突 , 小菊一周最多赶上一节 。
小菊的经历恰恰反映出市场对声培行业提出的升级需求:面对不尽相同的个体学员 , 如何做到满足多样需求 , 实现个性化服务 , 提高交付能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