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巨头“楼塌了”的故事,我见多了( 二 )


2004年 , 王建宙调任中国移动总裁 , 又遇到了新的难题——移动基站下农村 。 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感触最深的一段经历 。
“你看现在全国哪个地方没有手机?但刚进入2000年时 , 手机在中国主要是城市人在用 。 ”王建宙对《环球人物》采访人员说 。 2005年 , 中国移动决定在农村建设移动通信网络 , 听到了很多反对意见 , 主要来自一些国际投资银行 。
“因为我们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 这些外国银行经常给我们出分析报告 。 他们当时的观点是 , 移动通信在中国的主要使用对象应该是城市居民 , 即使是发达国家 , 也主要是在城市建设网络 。 农村 , 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 , 建设移动通信网络的成本很大 , 会降低财务收入和利润 , 损害投资者利益 。 我们则认为 , 虽然当时的主要用户在城市 , 但移动通信未来一定会普及到全世界每一个地方 , 所以我们很坚决地实施了计划 , 包括山区、海岛都建设了基站 。 ”
2006年2月 ,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移动通信全球大会上 , 王建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移动在深山里施工的艰苦过程 。 短短45秒的视频 , 震惊了全球同行 , 也让投资者信服了 , 从反对转为支持 。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全覆盖 , 中国农村地区的移动通信需求被迅速激活 。 来自农村的营业收入 , 成为中国移动当时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
“公司平均每月增加500万用户 , 就这样持续增长了10年 。 在许多国外移动运营商看来 , 这是不可想象的 , 他们非常羡慕 。 我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 , 每天早上醒来就觉得很兴奋 。 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用上了手机 , 想到自己在为全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企业做贡献 , 还有什么遗憾呢?”王建宙感慨道 。
“资本是短视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 , 中国移动是赞助商 , 为了答谢合作伙伴 , 把当时全球主要电信公司的总裁都邀请来参加开幕式 。 当时的盛况 , 王建宙记忆犹新 , “大家兴高采烈 , 谈笑风生” 。 然而 , 短短十几年后的今天 , 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巨头公司有不少已经不复存在了 。
1G时代 , 全球移动通信领域上演的是楚汉争霸 , 摩托罗拉和爱立信两大巨头并立;2G—4G时代则成了春秋战国 , 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朗讯、北电网络、阿尔卡特、富士通、华为、中兴等十几家企业群雄逐鹿 , 不断有巨头被淘汰;到了5G时代 , 有影响力的企业只剩5家——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和三星 。
谈起这些兴衰成败的故事 , 王建宙颇有感触 。
“移动通信技术每次更新换代 , 都会出现一些巨头公司 , 创造出很辉煌的业绩 , 同时也有另一些巨头衰落、消失 。 对于那些曾经获得成功的企业 , 我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 , 就是前瞻性 。 ”
他认为 , 移动通信公司的领导者 , 必须能看出行业发展的趋势 , 今天要看到明天的市场需求 ,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 。 “很多巨头企业的CEO , 在固定电话时代就预见到移动电话的未来 , 在功能手机还很流行的时候就预见到智能手机的巨大潜力 , 所以早早开始布局、投资、研发 。 当然 , 各行各业的企业家都具有超前眼光 , 但这一点在通信行业尤其重要 。 ”

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巨头“楼塌了”的故事,我见多了

文章图片
图3/4
王建宙 。
王建宙希望中国企业多多总结同行们的经验教训 , 不要重蹈覆辙 。
“摩托罗拉、朗讯、诺基亚、北电网络、阿尔卡特、西门子电讯……每一个名字都曾经非常辉煌 , 但今天几乎听不到了 。 ‘眼见他起高楼 , 眼见他宴宾客 , 眼见他楼塌了’的故事 , 我见过很多很多 。 而且不少巨头公司是轰然倒下的 , 让外界感到很突然 , 但我认为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