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质量?关键要卡好3道关!


如何控制质量?关键要卡好3道关!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 这是众多企业用经验或教训总结出来的结论 , 大家已深信不疑 。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产品质量没做好的话 , 最终就会被消费者拒绝和被市场淘汰 , 企业产品卖不出去 , 企业就会倒闭关门 , 所以 , 质量好坏事关企业生死存亡 , 是企业的生命 。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 , 质量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因质量问题而返工不仅影响生产进度 , 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情绪 , 从而会导致更多问题的出现 , 生产进度就进一步受到影响 。 生产进度跟不上又直接影响货期 , 从而影响销售甚至导致丢单 , 那么工厂就谈不上创造利润 , 没有了利润我们的工资哪儿来? 那么质量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兴衰 , 也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 。

那么如何才能控制好质量呢?下面我分享给大家三道关卡:
01.
第一道关:培养三种意识
做为品质培训 , 讲得最多的就是什么叫做品质 , 怎样做好品质 , 往往你在台上讲得口干舌头软 , 台下受训者想睡觉 。 培训完后 , 受训者交头接耳 , 最后汇成一句话:好是好 , 就是对我们不实用!作为培训者听了 , 半条小命又气没了 。
我也曾在企业培训过什么是质量 , 其实就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质量=良心+责任心 , 这样受训者又好记 , 也容易理解 。 有时员工自己也会问 , 我拿了公司的钱 , 又没干好活 , 是不是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如果因自己没干好的事情 , 造成公司大的损失 , 良心更过不去 , 生产和品检人员也同样会反问 。 大家有了这个意识 , 再适当往下引导 , 这个质量原因也不是很难控制 , 只要稍微有点责任心 , 就不会出这个质量事故了 。 因为中国人有个习惯 , 就是怕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 他们会主动问你 , 以后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品质呢?此时孺子可教也 , 可以培养员工品质的三种意识了!
一是自检意识 。 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 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 生产质量控制的秘诀是:让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产品 。 要求员工对自己生产的产品 , 要自我进行检验 , 只有自己认为是合格品 , 才可以流向下道工序或车间 , 在自检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 要自已做好标识并把它分开放置 。
二是互检意识 。 对于上道工序或车间流过来的产品 , 不能员工不要看就都不看 , 就忽拉拉往下做 , 要检验认为是合格品 , 才可以进行生产 , 对查到上工序或车间的质量问题 , 要及时反馈 。 坚决做到不制造不良品 , 不接收不良品 , 不传递不良品 。
三是专检意识 。 做了自检和互检的动作后 , 生产主管就可以对专职检验员灌输了:员工一边要生产 , 一边都在做自检和专检的工作 , 做为专职的检验员 , 就更应该有强烈的质量控制意识 。 专职的检验员如是你部门的下属 , 那更好沟通;假如不是你部门的人员 , 他也会接受你的教导!
02.
第二道关:紧跟过程控制
在管理中 , 大家都看中结果 。 因此 , 很多朋友跟我在谈管理时 , 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管白猫黑猫 , 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 对于伟人的哲学精髓 , 我是深深的佩服 。 但是对于和我谈结果主义的朋友 , 我会反问他们一句 , 如果没有过程 , 哪来的结果呢?在他们目瞪口呆之时 , 我就会跟他们讲 , 我是挺注重过程 , 没有好的过程 , 难有好的结果!对于品质的控制 , 我认为只有紧跟了过程控制 , 才可控制住品质 。
一是首检控制 。 在产品上线前 , 必须要求组长、品检人员和员工 , 对在要投入生产的物料 , 都要仔细核实;要使用的工具配备 , 要确认性能是否稳定完好 。 然后小批量生产三到五只产品 , 确认产品是否合格 。 合格后再上线生产 , 不合格要查找原因 , 直至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