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主播,让高深科学知识触手可及

院士科普“刷屏”、短视频版《十万个为什么》“圈粉”、物理“吴姥姥”走红……过去一年 , 科普类短视频播放量快速增长——
科普主播 , 让高深科学知识触手可及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崔兴毅
“物理太难” , 大概是很多人学生时代的感受 。 然而最近 , 中科院2022跨年科学演讲在短视频平台火了 。 规范场论、量子力学、电磁学 , 一个个听上去艰涩的物理术语被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 , 吸引了260万网友观看 。 主讲人之一、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说:“能够用知识含量超高的科学演讲开启新的一年 , 很有意义 。 ”此前 , 中科院物理所曾在短视频平台分享曹则贤研究员公开课上的视频片段 。 其中一段结合异地恋讲解电磁学的内容获赞超过250万 , 许多网友感叹:“物理变得有趣了起来 。 ”
一段时间以来 , 各大短视频平台掀起一股科普热 , 不少教授、专家化身科普主播 , 以短视频为媒 , 激发网友探索科学的热情 。 2021年11月25日 , 清华大学联合抖音发布的《知识普惠报告2.0——短视频与知识的传播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 科普类短视频正快速崛起 。 截至目前 , 仅抖音平台的知识视频累计播放量已超6.6万亿、点赞量超1462亿、评论量超100亿、分享量超83亿 。
“从娱乐化转向知识化 , 这种内容行业的主动升级 , 正在助力网络社会形成寻找知识、学习知识、尊重知识的‘知识风尚’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系主任陈刚说 。
科普主播,让高深科学知识触手可及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9日 , 北京中关村第二小学的同学们在教室观看“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的太空科普课 。 光明图片
科普主播,让高深科学知识触手可及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12日 , 小朋友在成都武侯区潮音社区的社区太空探索中心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模型内体验 。 新华社发
科普主播,让高深科学知识触手可及
文章图片

北京市海淀医院里 , 骨科住院医师马元正在录制医学知识短视频 。 新华社发
1、科普的使命是把人“领进门”
灰白的短发、常穿一件马甲 , 新奇的实验、简洁而利落的发言 , 这是网友对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的第一印象 。 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 , 百万粉丝亲切地叫她“吴姥姥” , 并爱上了跟她一起做实验 。
前一阵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 不少小朋友也因此开始好奇:火箭到底是怎么飞上天的?为了解答这一问题 , 吴於人专门拍摄了一期视频 , 通过吹气球 , 让大家了解到火箭飞天的速度来源于火箭燃烧的反作用力;再利用液体氮的下喷实验 , 让小朋友们可以直观感受突破第一宇宙速度需要耗费多少燃料 。
吴於人坚持科普事业已经有16年 。 “物理很有意思 , 只是很多学生被考怕了 。 ”她说 , 自己只是希望告诉孩子们 , 物理该怎么学 。
“科普的使命就是让人放下对高深学科的抵触 , 把人‘领进门’ , 弥合科学与公众之间的认知鸿沟 。 ”陈刚说 。
科普达人“@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真名张辰亮 , 是《博物》杂志副主编、《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 。 2019年11月14日 , 他在抖音发了第一条视频 , 开启短视频科普之路 。 此后 , 他陆续开了“远方博物学”“身边的花草虫鱼”“亮记赶海”“网络热传生物鉴定”等栏目 。 “网络热传生物鉴定”系列视频目前已有12.8亿次观看 。 他的科普短视频引经据典 , 还会请教蚂蚁专家、水獭研究者等专业人士出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