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那边的车位原来只要300块 , 现在涨到500都租不到 。 ”据他透露 , 为了赚个差价 , 甚至有一部分拥有固定车位的燃油车主将车停到便宜的露天车位 , 腾出地下固定车位用于高价出租 。
由于停车位价格高涨 , 再加上住家的附近一位难租 , 他只能咬咬牙半夜收车之后再出门充电 。 有同事建议他 , 可以向附近街边的商铺、店家租用场地 , 用于日常充电 。
“由于充电需求高涨 , 有一部分临街店铺将门口停车的小场地 , 出租给新能源车主晚上停车 , 甚至能从店里引空调线给车主充电 。 ”周师傅透露 , 类似简陋的车位、充电位租金介乎300~400元/月 , 如果充电 , 电费则还要另行计算 。
粗略算一下:一间 20㎡的早餐店铺 , 一到晚上门口可以停2~3台新能源车 , 每月创收至少近千元 , 确实是笔不小的外快 。 因此越来越多商家开始效仿 , “反正不利用来创收 , 到了晚上也是停满了周边居民的车 。 ”
尽管类似的做法存在安全风险 , 但对北方城市的新能源车主而言 , 无疑是解决低温充电难问题的最佳方式 。 而一部分固定停车位业主、临街商铺的店主 , 也借着需求小赚了车主们一笔 。
一位新能源行业人士告诉懂懂笔记 , 由于受制于技术物理瓶颈 , 新能源汽车在低温下续航里程折损问题 , 短时间内仍无法彻底解决 , 充电的效率仍会因环境温度下降而下降 , 从而影响车主用车的体验 。
因此 , 北方车主在购买新能源车时 , 首先应该充分考虑冬季续航、充电问题 , 只有将新能源冬季续航表现充分纳入预期 , 然后再选择购买 , 避免冬季出行通勤受到影响 。
此外 , 相比南方 , 广大车主仍期盼冬季酷寒的北方城市能加大充电基础设施、换电设施的投入建设 , 从而缓解一到冬季就出现的新能源车续航大打折扣 , 充电效率下滑导致充电难的诸多难题 。
【寒冬之下,新能源车主的“抢桩战”背后有何商机?】(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