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图1/5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一场必须守住的600亿估值保卫战 。
作者|李哩哩柠檬编辑|月见
来源:新熵
在茶颜悦色等新式茶饮品牌一片涨价声中 , 喜茶悄无声息地降价了 。
1月10日 , 有网友发现喜茶部分产品出现降价 。 其中纯茶类降价3-5元 , 5款水果降价2-3元 , 芝士降1元 。 32元的招牌奶茶芝芝芒芒降为29元 , 多肉青提降价4元 。 降价幅度最大的为纯牛乳茶 , 从22元降至15元 , 纯绿妍茶更降到单价9元 , 成为目前店内唯一一款单价个位数的杯装饮品 。 不过与其它均价15元左右的中端价格奶茶品牌相比较 , 降价后的喜茶 , 依旧没有脱离高客单价价格区间范围 。
对于此轮降价 , 喜茶对新熵回应称主流产品价格带依然维持在19-29元之间 , 并非高端茶饮 , 此轮降价得益于品牌势能、规模优势以及在供应链上的不断积累和在上游的深耕 , 喜茶有能力在产品配方、用料和品质都不改变的前提下对部分产品的售价进行调整 。

文章图片
图2/5
但有业内人士对新熵表示 , 此轮降价抛开供应链成熟等优势 , 喜茶降价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反击奈雪的茶在12月份以来的变相降价 ,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击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腰部茶饮商 。 从新茶饮行业看 , 去年以来高价茶饮销量整体出现疲软态势 , 此后奈雪的茶借着六周年活动率先打出降价 , 且在第四季度业绩出现明显好转 。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 , 消费者对新茶饮这类高消费频次商品价格的敏感 , 甚至消费者愿意直接用口感换价格 。 反映在数据上 , 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不同梯队行业不同梯队玩家中 , 中低端品牌占据了85.3%的份额 。
曾经的稀缺茶饮口感如今已日渐大众化 , 喜茶的降价背后 , 是新茶饮竞争环境的悄无声息的变化 。 在产品差异逐渐变小的当下 , 消费者付出高溢价的窗口期正在关闭 , 喜茶已经感觉到了 。
“请别叫我高端茶饮”
仅从价格来看 , 喜茶的自我定位显然不是“物美价廉” 。
市面上较常见的CoCo、一点点、茶百道等中端奶茶品牌 , 大部分产品单价均在15元上下 , 而益禾堂、蜜雪冰城等低端茶饮品牌的产品 , 最高也不过10元左右 , 纯茶产品的价格更是在三五块钱之间徘徊 。
而喜茶产品整体定价偏高 , 大部分均在30元左右 , 是市面上少有的 , 单价在30元以上的奶茶品牌 , 就连号称“高端新式茶饮”的奈雪 , 也少有单价在30元以上的产品 。

文章图片
图3/5
为了撑起30元一杯的奶茶 , 从喜茶选择的开店城市能看出 , 其目标人群定位与星巴克、奈雪等高端饮品高度相似 , 主要在一线城市布局新店 , 同时 , 为了“筛选”出高净值群体 , 几乎90%的门店都选址在购物中心内 , 以覆盖核心商圈为主要目的 。
产品的高定价 , 注定喜茶需要更谨慎地选择门店地址 , 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 , 截至2021年10月份 , 喜茶仅拥有878家门店 , 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江浙沪等经济更发达的南方城市 , 一线城市的门店数占比有43% , 新一线城市的门店数占比有31% , 这也就意味着 , 喜茶的开店成本较其它奶茶品牌更加高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