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长3.8%三大亮点助推中国迈向“汽车强国”( 二 )


目前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 尽管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方案》要求 ,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 , 但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 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增长影响有限 。
对于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走势 , 多家行业机构都给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期 。 中汽协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 。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认为 , 2022年新能源汽车有望突破600万辆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2%左右 。 其中 ,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50万辆以上 , 渗透率达到25%左右 。
中国品牌内外双线发力
2021年 , 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 , 同比分别增长7.1%和6.5% 。 在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下 , 我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七年超过2000万辆 。
不过 , 从全年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来看 , 年初由于基数较低 , 乘用车市场表现出大幅增长的状态 , 但是随着芯片供应不足问题逐步显现 , 叠加同期基数的快速提高 , 乘用车市场开始出现下滑 , 且降幅有所扩大 。 进入四季度 , 伴随芯片问题的逐步缓解 , 乘用车市场运行趋稳 , 降幅逐渐收窄 。
相对而言 , 危机之下 , 由于产品定位的差异以及更加灵活的机制应对 , 中国品牌汽车受到的冲击少于合资品牌 , 拉动了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的整体提升 。 此外 , 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的畅销 , 也极大地抬高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占率 。
数据显示 , 2021年 , 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54.3万辆 , 同比增长23.1% , 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4% , 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6.0个百分点 。
具体而言 , 一二梯队的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均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 多家企业实现了双位数增速的发展 。 此外 , 中国品牌向上也有所突破 , 红旗品牌销量首次突破了30万辆 , 领克汽车销量也突破了20万辆 。
2021年 , 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形成的中国品牌头部三强格局 , 并没有发生变化 , 但三家车企之间的竞争非常白热化 。 其中 , 2021年 , 吉利汽车总销量为132.80万辆 , 同比增长约1%;长城汽车销量达到128.10万辆 , 同比增长15.2%;长安汽车也销售了超过120万辆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 。
第二梯队方面 , 沉寂几年的奇瑞汽车在2021年迎来了全面爆发 , 累计销售汽车96.19万辆 , 同比增长31.7%;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幅增长 , 比亚迪乘用车2021年销量达到73.01万辆 , 同比增长75.4%;上汽乘用车则实现销量80.08万辆 , 同比增长21.72% 。 三家企业的销售规模都创下历史新高 , 即将迈入“百万俱乐部” 。
2021年 , 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200万辆 , 同比增长101.1% , 实现了过去近10年一直徘徊在100万辆左右的突破 。
多家中国车企出口表现优异 。 2021年 , 上汽乘用车全年出口总量达到29万辆 , 同比增长68%;奇瑞全年汽车出口量达到26.9万辆;长城汽车出口量为14.3万辆 , 同比增长103%;长安汽车海外年度累计销量超过11万辆;吉利汽车出口11.5万辆 , 同比增长58% , 旗下领克品牌在欧洲受到欢迎 。 此外 , 蔚来、比亚迪等也将中国电动车带到了挪威等欧洲发达国家市场 。
付炳锋指出 , 2021年 , 我国汽车出口呈现出了以下四大特点 。
首先 , 在2021年出口前10的中国品牌中 , 有9家都实现出口增长 , 其中 , 有4家企业出口汽车增速超过100%;其次 , 乘用车和商用车出口均实现增长 , 在乘用车方面 , SUV绝对主导 , 中国品牌在SUV市场具有更强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出口爆发式增长 , 表现尤为突出 , 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 , 同比增长3倍 。 其中 , 欧洲市场成为一大主要增量市场 , 主要集中在比利时、英国、法国、挪威等发达国家 , 表现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直接投资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上汽、长城、吉利等企业在海外建厂 , 支撑中国品牌在海外落地生根 , 并对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