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所长
同一赛道 , 依靠直线很难超越 , 多足鼎立的格局之中 , 各家依据弯道优势试图开辟出一条路径 。
企业微信展示的企业级合作客户中 , 小米集团位列其中 。 但有意思的是 ,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多次为飞书站台 , 称飞书“越用越顺手” 。 小米系企业华米CEO黄汪也盛赞飞书体验 , 并在朋友圈公开表示“恨不得为飞书写代码” 。
据了解 , 以小米为例 , 企业内部主要以飞书为主 , 以零售门店为主的对外渠道则以企业微信为主 , 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企业微信非常大的优势除了微信流量积累外 , 还有更改了人数上限 , 便于销售导向的企业级客户发展业务 。
搭建于微信之上 , “连接”早已成为企业微信的本色 。 张小龙曾表示:“只有企业微信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时候 , 它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 ”
钉钉总裁叶军则表示:“我们进这个产业早 , 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 我把这个生态建起来了 , 我获得了更多的生态资源的辅助加持 。 ”
为了将产品推向更多企业 , 钉钉在全国拥有多个区域团队 , 深入教育、互联网、制造业、医疗、政务、餐饮等多个行业 , 将企业按照大中型、中型和中小型进行划分 。
飞书CEO谢欣表示 , 和市场上同行不太一样的是 , 同行都是瞄准市场的需求去做 , 飞书刚开始要从字节跳动本身出发 , 满足公司内部需求 。 但对于飞书能否对外满足客户需求 , 尤其和字节跳动业态差别比较大的公司 , 团队心里没有把握 , 也因此一直处于测试进程中 。
自2021年以来 , 飞书的客户范围从初期集中的互联网、科技、文娱等行业的客户 , 拓展到了新能源汽车的蔚来、理想、小鹏;新消费的元气森林、文和友;再到地产的融创中国、旭辉集团;文化传媒领域的万达影视集团、得到App;先进制造领域的安克创新、地平线等 。
谈到竞争问题 , 此前阿里巴巴合伙人、钉钉教育线负责人方永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钉钉的高效已经被验证过了 , 我们在跟习惯做斗争 。 我内心希望工作学习用钉钉 , 生活用微信 , 那个是个人空间 。 ”方永新表示 , 微信的社交领域无人撼动 , 但是抖音还是冒出来了 , 钉钉也起来了 , 这恰恰说明这个空间足够大 , 需要太多不同类别的企业进来 。
生态较量
虽然办公协同领域百家争鸣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搭建于阿里云的钉钉 , 以及搭建于腾讯云的企业微信 , 才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赛手 , 已发展至生态较量的层面 。
Canalys数据报告显示 , 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云基础设施市场同比增长54% , 达到66亿美元 。 其中阿里云占比33.8% , 华为云占比19.3% , 腾讯云占比18.8% , 百度AI云占比7.8% 。 阿里云财报显示 , 其2021财年营收601.2亿元 , 通过深耕政企服务市场 , 政企行业收入占比持续上升 。
多位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虽然飞书产品体验非常好 , 但在企业级客户群中的销售逻辑 , 并非只靠产品说话 , 技术层面的云服务安全性支撑 , 销售层面的云服务打包售卖等 , 都是影响企业客户决策的重要决策 , 也因此 , 目前飞书的客户暂时聚焦于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 , 用户量与月活用户数也较少 。
聚焦于钉钉与企业微信 , 两者在云服务、客户争夺、生态搭建等多维度展开竞争 。 2022年1月 , 钉钉与企业微信先后发布最新产品与动态 。 叶军称:“我们不能什么都做 , 就是干适合我们的事情 。 ”以钉钉制造行业解决方案2.0来看 , 钉钉从“数据同频”作为切入口 , 以“码上制造”产品为制造行业专属底座 , 提供设备上钉、计件日结等基础产品 , 结合阿里云平台能力推出采销钉、能耗钉产品 , 为制造业提供可适配、易拓展的数字生产力工具 。 制造业之外 , 钉钉也将办公协同扩展至教育、医疗等行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