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要把BBA变成NBA?靠低价车型,只能硬刚特斯拉 | 次世代车研所( 三 )


但即便如此 , eT 7项目一直在稳步推进 。 直到2018年底 , 在内部开始传出项目可能停摆的声音 , 因为蔚来的资金链已经非常紧张 , 无法覆盖原计划的投资 。
2018年9月 , 蔚来成功上市 , 但加上当年初的10亿美元D轮融资 , 蔚来在2018年就募集了至少20亿美元的资金 。 而另外一方面是 , 蔚来在2018年的净亏损高达233.28亿元 。
蔚来一直坚持高投入 , “不要谈成本 , 要以用户为中心 。 ”虽然融资额很高 , 但蔚来的运营成本更高 。 eS8的盛大发布会、eT7项目的50亿元投资等 , 无不彰显蔚来在投入上的阔气 。 正因为如此 , 早在立项之初 , 就有人担心这个项目最终会因为投入过高 , 半途而废 。

蔚来要把BBA变成NBA?靠低价车型,只能硬刚特斯拉 | 次世代车研所

文章图片
图4/4

蔚来上市之时 , eT7项目的完成度已经相当高 , 前期规划和工程方案都初步确定 , 并引入供应商询价 , 进行工程可行性分析 , eT Preview(蔚来称为eT预览版)也出来了 。 2019年3月的时候 , 只要李斌一声令下 , 这款车就可以进入到开模阶段 , 也意味着具备量产能力 。
但最终等来的却是“项目延迟”的内部邮件 。 参与该项目的很多人都明白 , 所谓“延迟”不过是一个委婉的说法 , 因为资金链紧张 , 蔚来已经没有钱投入到这个项目上了 。 随之被终止的 , 还有BT One项目 。
2019年4月16日 , 上海车展上 , 蔚来在展区中庭揭开了eT Preview的面纱 , 围观人群中惊叹四起 。 这款展车虽然没有内饰风格展示 , 但产品团队已经把内饰都搭好了 , 车内的UI和UX也已经完成了约70% , 完整度超过不少概念车型 。
但现场的蔚来员工心里却五味杂陈 。 5天后 , 消息见诸报端 , eT7项目因资金不足关停 。
但2020年蔚来还是需要一款新车 。 于是 , 在 2019年8月 , 李斌召开了一次产品会 , 并明确提出 , “2020年必须有一款新车 。 ”然而当时的蔚来现金流非常吃紧了 , 已经开始大面积裁员 。
这个提议在内部同样是反对声一片 , 反对最激烈的是蔚来财务副总裁Nick , 他一直和李斌强调“没有钱” 。 可以说 , 他是除了李斌之外最了解蔚来财务状况的人之一 。 不到万不得已 , 他不会阻拦李斌的计划 。
但蔚来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继续做eT7项目了 , 更没有资金和时间做另外一款新车 。
最终 , 产品部门给李斌提了一个省钱省时的方案 , 那就是在eS6的基础上做改款 , 以B柱为分界点 , B柱以前基本保持不变 , B柱以后改成溜背 。 eC 6的项目定名为Fury(来源于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Fury》) , 研发费用仅有1.5亿元 。
这款车的定价在内部也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eS6当时销量不佳就是因为太贵 , 在价格上和宝马X3、奔驰GLC等处于同一水平 , 但蔚来品牌稍逊;另外则是给eC6加一些配置 , 定价在30万以上 , 增强用户感知 。
2019年12月在深圳的NIO Day上 , 原本传言中要亮相的轿车没有出现 , 取而代之的是eC6 。 2020年9月底 , 蔚来eC6开始交付 。
一直到2021年1月 , 在成都的NIO Day上 , 蔚来的第一款轿车eT7才最终亮相 。 同年12月 , 同样基于NT 2.0平台 , 被看成是eT7缩小版的eT5发布 。 这两款轿车分别将于2022年3月和9月开始交付 。 相比较之下 , eT5从发布到交付的周期 , 比eT7缩短了5个月 。
选择回到轿车主流价格的蔚来 , 除了提升销量的迫切之外 , 或许还对于首款轿车eT7的订单量缺乏足够的信心 。
在蔚来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 , 李斌曾表示在2022年将交付包括eT7在内的三款基于NT2.0技术平台新车型 , 而eT5则是蔚来价格最低的车型 , 如果价格再低 , 蔚来会用一个新的品牌进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