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敏看来 , Keep的交互性其实并没有那么强 , B站微博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完整课程体系更新 。 在Keep上摸索了很长时间 , 这款软件一直为人称道的跑步数据记录功能 , 都被运动手环替代了 , 如今 , Keep对吴敏仅存的意义 , 只剩下在跑步完之后观看“拉伸”视频 。
由于Keep上的课程少 , 重复率高 , 加上健身本来就是一项枯燥的过程 , 继续使用Keep , 只能强化减肥“枯燥痛苦”的感受 , 去年底 , 吴敏还是找了健身房里的专业教练 。

文章图片
图3/7
(图/奇偶派)
“Keep对于健身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App , 各种的初级课程 , 包括一些居家的运动 , 可以针对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 里面的教学示范也是相当规范 。 ”
武汉一家线下健身房的教练徐东承认Keep上的课程具有健身的指导意义 。 但在他看来 , 课程规范是一码事 , 对经验欠费的小白来说 , 掌握正确的运动模式更是关键 。
“对于健身小白来讲 , 教练首先会教给他正确的健身理念 , 以及运动模式 , 让肌肉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 , 后期学员可以自主锻炼 。 ”徐东说 。
热爱健身的周超也发现这一点 , 居家环境是轻松 , 健身是自律克制 。 用了几个月Keep , 入门的时候看看动作 , 接着线上线下花费了1000多元 , 但没有带动效果和持续健身的动力 , 周超仍然没有练出正确的动作 , 现在他已经完全不用Keep了 。
“正确的入门很重要 , 自学入门是不太合理的 。 ” 如果重新开始健身 , Keep不再会是他健身入门的首选 。
自律这门生意 , 不好做
健身本是抵抗人性懒惰的事情 , 而Keep做的更是在轻松居家氛围中挑战人性的生意 。
去年6月22日 , Keep在NDR路演中公布 , Keep收入来源为三大类:广告及其他 , 会员及付费内容 , 健身产品 。
和外界感知的不同是 , 会员及付费内容并不是Keep主要的营收来源 , 涉及电商的健身产品才是营收的主要来源 。
2019年 , Keep总营收超6亿元 , 其中健身产品收入超3亿元 , 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超1.5亿 , 广告收入过1亿 。 2020年 , Keep总营收11+亿元 , 其中健身产品收入超6亿 , 增速高达60%;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3+亿元 , 增速约为123%;广告收入超1亿 , 增速约达14% 。
但要从2019年和2020年两年三个板块的营收占比变动来看 , 会员及付费内容也确是Keep三大营收板块中唯一正向增长的一块 。
2019年 , Keep的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占比为22.8% , 2020年扩大至30.5%;而2019年 , 健身产品收入占总营收的59.7% , 到2020年 , 比例缩减至57.5%;广告收入则从2019年的17.5%缩减到了12% 。
数据显示 , 在毛利润方面 , 会员收入毛利率最高 , 其次是广告 , 最后是健身产品 。 但健身产品毛利润收入最多 。 2019年-2020年 , Keep毛利从2019年2.73亿元增长至2020年4.98亿元 。 毛利率从2019年41.2%增长至45% 。
不管是会员 , 还是广告、产品 , 都是Keep目前探索出的商业模式 , 但对于Keep来说 , 流量是这些模式的基础 , 也是Keep一直感到骄傲的故事 。
上线之初 , Keep在一众健身App中崭露头角 , 三个月时间 , Keep就收获了上百万流量 , 接下来的2018、2019年 , Keep以“亿”为单位的增量完成用户量递增 。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 , Keep迎来用户增长高峰 , 一度达到478%的日下载量增长幅度 。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3月Keep共累计3亿用户 , DAU达600万 , MAU达4000万 。 在600万日活用户之一的个体中 , 周超在Keep上的消费体验并不是特别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