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2 | “千兆光网”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光纤通信网络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载底座 , 在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2021年出台的国家“十四五”规划、信息通信业“十四五”规划等对于光纤通信网络的未来发展高度重视 , 加快推进千兆光网发展、持续推进骨干网演进和服务能力升级等已成为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的工作重点 。
展望2022年 , 光网络建设将重点聚焦400G/800G提速增容、差异化组网、AI增强、开放解耦探索、光电集成等多个维度持续创新发展 , 助力千兆光网加速应用 。
提速增容持续多路径发展
400G/800G技术加速推进
面对功能多样化、性能差异化的诸多新型宽带业务承载需求 , 光网络将沿着提升单通路传输速率、增加有效传输波段、增加空间复用维度(空分复用)等多种途径持续提速增容 , 进一步增强新型基础设施高速带宽传输能力 。 综合潜在应用需求、高速传输技术产业发展态势等因素 , 预计400Gbit/s和800Gbit/s单通路传输速率依然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 其中城域网内以数据中心互联为主的400Gbit/s波分复用(WDM)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增多 , 同时业界将持续推动面向干线长距离或超长距离的400Gbit/s WDM系统 , 以及面向城域传输距离的800Gbit/s WDM系统的实验验证或应用试点验证 。
在IEEE、OIF、IPEC和CCSA等标准或联盟组织的强力推动下 , 800Gbit/s用户侧和线路接口的多种技术方案将逐步趋于稳定 , 标准化工作预计将取得实质性进展 。 另外 , 基于C波段扩展的大容量传输(100Gbit/s速率及以上)、基于空分复用(多芯复用)的海缆通信等相关部署应用持续开展 , 而面向100Gbit/s及以上速率的C+L、S+C+L等多波段扩展、基于少模复用或少模复用结合多芯复用、超800Gbit/s、空芯光纤传输等新型技术方案仍将是高速光通信未来技术发展探索的重点方向 。
差异化的组网方式并存发展
小颗粒方案有待聚力共推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承载底座 , 光网络的组网模式依然呈现按需选择传送技术进行差异化组网的态势 , 短期内整体方案归一尚有难度 , 但逐步实现全光组网依然是业界共同期望 。 在干线传送层面 , 基于单通路100Gbit/s及以上速率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设备(ROADM)节点结构的全光组网规模预计持续扩大 , 节点互联维度按需提升 , 光层管控维护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 同时基于光传送网(OTN)电交叉节点组网或者OTN电交叉节点结合ROADM节点混合组网的模式也将并存发展;在城域传送网的接入、汇聚和核心等层面 , OTN/WDM、切片分组网(SPN)/无线接入网IP化承载(IPRAN)等多种技术也将在不同运营商网络持续规模部署 。
与此同时 , 面对强劲的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 确定性承载已成业界关注热点 , 多层次网络之间高效协同的迫切性凸显 , 高性能、灵活化的小颗粒带宽传送技术需求迫切 。 业界目前正在分别围绕OTN、SPN等主体技术开展小颗粒传送实现技术方案研究 , 对于其中较为典型的基于光业务单元(OSU)的小颗粒OTN技术方案截至目前尚未达成完全共识 。 在2021年12月举办的ITU-T SG15组标准全会上 , 大会以OSU技术标准在特定周期内没有本质进展为由暂停G.osu项目 , 并希望围绕小颗粒传送主要需求、OTN/SPN小颗粒宽带传送机制共性和差异性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 以便进一步探讨OSU标准的去向和后续方案选择 。
总体来看 , 对于小颗粒宽带传送技术方案的统一和逐步落地应用 , 2022年有待业界同向聚力推动才能实现 。
引入AI应用场景逐步明确
管控融合标准化逐步完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