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都不造,也能拿到钱( 四 )



一辆车都不造,也能拿到钱

文章图片
图11/13

“他们不需要从头开始 ,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减少成本 , 缩短上市时间 。 ”德国本特勒电动出行部门主管马可·科米尔曾这样形容他们的底盘平台 。 得益于本特勒向恒大汽车输出了一种类似现在滑板底盘的模块化平台 , 这也就有了恒大汽车 , 一生九子的经典一幕 。
第二类 , 是有具体应用场景 , 但完全没有造车能力科技公司、传统企业等等的“外行玩家” 。 比如英国的一家公司Arrival , 就利用滑板底盘灵活多变的上车身结构的优势 , 拿到美国物流公司UPS的1万台厢型货车订单 , 同时还为Uber设计了一款定制的网约车 。

一辆车都不造,也能拿到钱

文章图片
图12/13
Arrival给Uber定制的网约车
国内一家从事自动驾驶滑板底盘的公司PIX Moving , 所服务的客户也是B端 。 PIX基于它的“PIX超级底盘+”技术 , 在全球17个国家拿到了近200个客户 , 衍生了植树机器人、物流无人车、巡检无人车、零售无人车、农业无人车等产品 。 前一段时间 , 他们给福龙马集团做了一个城市智能服务机器人 。
对于这两类公司来说 , 滑板底盘的优势 , 一是降低造车门槛 , 二是缩短研发周期 。
门槛降低 ,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钱 。 PIX Moving创始人&CEO喻川曾举例说道:“假如过去车企一个车型的开发要卖20万辆车来回收成本 , 在滑板式底盘的基础上 , 由于多车型共用底盘 , 单一车型卖5万辆车就可以实现盈亏平衡” 。
“滑板式底盘备受新造车势力青睐 , 因为它可以让车企能够大幅降低前期的研发和测试成本 , 同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 实现新车型的批量生产 , 从而加速实现盈亏平衡 。 ”喻川说道 。

一辆车都不造,也能拿到钱

文章图片
图13/13

根据悠跑的估算 , 应用他们的UP超级底盘开发新车型 , 其开发周期相比传统整车一体式同平台拓展车型可缩短6-12个月 , 能够帮助造车企业在更短时间内开发更多不同车型上体 。 同样采用滑板平台 , PIX公司的无人驾驶小巴PIX Robobus , 可将从0到1的整车研发时间缩减至1年以内 。
那么 , 既可以省钱、又可以缩短研发周期、还能成就极致座舱 , 甚至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 从表面上几乎挑不出毛病的滑板底盘 , 为什么传统车企们都没拿出来量产呢?
三、传统车企为什么不做?
底盘的重要性 , 传统车企并非装傻不知道 。
要知道 , 过去的燃油车时代 , 有着三大件之称 , 即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 通常来说 , 传统主机厂会将底盘视为其核心价值之一 , 比如丰田TNGA平台、大众的MQB平台等等 。 从产品定义到最终整车制造 , 都是围绕着底盘平台这一重要资产来展开的 。
电动车时代 , 虽然新玩家们层出不穷 , 但他们对底盘平台的积累并不够 , 最后还不是要找传统车企来合作 。 就拿国内市场来说 , 百度与吉利合作的集度汽车 , 在平台架构上首选就是吉利的SEA浩瀚架构 , 再比如华为一手扶持的赛力斯 , 再声势弱小 , 但人家起码的制造能力还是在那的 。
赛力斯产品线总经理周林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来看 , 赛力斯主导产品整车研发与整车制造 , 具体一点 , 比如说整个底盘、增程器、动力系统 , 车身内外都是赛力斯主导 , 还包括整个供应链体系、采购体系和服务体系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