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产品健康化、功能性产品零食化 , 被认为是食品消费的一大突破口 。
CBNData报告显示 , 消费者从天猫国际平台购买的养生保健产品 , 呈现没有吃药感的“零食化”趋势 。 其中 , 90/95后人群更偏好综合营养餐包和功能性零食等新的保健品形态 。

文章图片
图5/9
电商平台售卖的“养生”软糖
“新的健康食品 , 一定是有科学依据的、反‘智商税’的 。 ”陈默默指出 , 在新消费最热的时候 , 有很多所谓的健康食品 , 其实只是蹭天然或养生的概念 。 如今的消费者没那么容易骗了 , 他们对选品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 对产品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在她看来 , 服务于女性健康、肠道健康、睡眠健康、精神健康等需求 , 功效能得到明显反馈、已经被验证过的功能性食品 , 如果能更加零食化、场景化 , 将受消费者青睐 。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指出 , 功能性和健康化也是乳制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一方面 , 个性化和功能化需求结合的奶酪、低温奶 , 仍有市场空间;另一方面 , 随着基础营养专业研发技术的提升 , 特医食品将成为市场最大的亮点 。 (特医食品 , 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 )
“之前特医产品主要针对的是婴幼儿 , 2021年达能、雀巢等开始推出成人特医食品 , 未来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突破后 , 也必定会跟进 。 ”他认为 , 新产品大概率会率先出自有研发基础的大型乳企 , 新品牌通过与有专业营养研究背景的医药生产企业合作 , 也有机会打入市场 。
能量饮料
2021年 , 低度酒受到年轻人青睐 , 成为新的创业风口 。 但到年底 , 低度酒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迎风起飞 , 更多资本转向了无酒精软饮 。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中国软饮市场2014-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5.9% , 2020年市场规模突破万亿 , 2024年有望达到13230亿元 。 其中 , 包装饮用水、功能性饮料、咖啡增长迅猛 。
有投资人透露 , 软饮品牌的新机会 , 在于能量饮料、凉茶产品等功效性饮料的品牌替代升级 , 以及多种饮料形态的结合 , 比如“咖啡+茶”“气泡+咖啡/茶/果汁”等 。
其中 , 能量饮料 , 被认为是2022年食品饮料领域增长空间最大的赛道之一 。

文章图片
图6/9
元气森林推出的“外星人”能量饮料
这从一些新消费头部玩家的投资布局里 , 也可窥得一二 。 2020年 , 元气森林就推出了能量饮料品牌“外星人” , 主打功能性与气泡水结合;2021年11月 , 元气森林又推出第二个功能饮料品牌“大魔王” , 强化低糖功能性饮料标签 , 抢占市场意图明显 。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 , 目前能量饮料最大的痛点在于 , 品牌太老了 。 “传统的红牛、乐虎、东鹏特饮 , 在年轻人眼里属于‘上一代的饮料’ 。 ”那明远指出 , 当下年轻消费者对能量饮料需求不减 , 且受传统品牌营销影响不大 , 新玩家完全有机会抓住品牌换代的机遇 , 再造能量饮料品牌 。
功能性护肤
2021年 , 功能性护肤赛道表现抢眼 。 伴随护肤成分党的壮大 , 夸迪、润百颜、薇诺娜、珀莱雅等一众国货品牌快速崛起 。 另一边 , 敷尔佳、可复美等公司 , 靠医美面膜这一SKU成功出圈 , 抢占“械字号”市场甚至敲响IPO大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