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征信将上线,离婚买房行不通了?都是扯淡...( 二 )

按照爆出的细节 , 新版征信将完整展示学历信息、就业情况、电子邮箱信息、通讯地址、户籍地址、所有个人手机号 。 加强配偶信息完整度 , 如包含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 。 个人近几年详尽的居住信息都会记录在册 。 过去征信的个人信息 , 都是来源于少量联网获取 , 比如社保、工作单位 。 而学历、婚姻状态、手机号码、通讯地址、居住地址等 , 更多取决于“自己主动填报才有记录”的原则 。 如今社会已经全面联网化 , 假如央行将通过特定端口采集到公安、民政、税务、国土房管及其他相关数据 , 那么一定能将个人信息一网打尽 , 征信也就成了没办法作假的个人简历!HR通知你应聘 , 会说“记到带上个人征信报道哈” 。 我们在互联网上 , 变得一丝不挂 。 当然 , 按照现今的水平 , 技术上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 只是“合不合适”和“度”的问题 。 5)水、电费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也会影响征信?还有一条关于水电费等计入个人征信的变化 。

目前大概有9.9亿人纳入到了征信系统 , 还有另外的大约4.6亿人因为缺少信贷记录而没有征信信息!怎么办?通过采集“公共事业缴费” , 成了解决尽快普及个人征信管控的办法之一 。 但采集个人信息 , 必须得到本人同意 。 因此 , 这一条对个人征信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 看完这些变化 , 若新版征信到来 , 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 离婚买房行不通了?

  • “并发申请首套贷款”的窟窿堵上了?

  • 个人信息透明 , 各类贷款审查会更难了?

最近几年 ,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水平的进步 , 个人信息记录必然越来越全面 , 同时 , 个人信用与生活也越发关联 。

  • 中度或重度不良 , 会影响我们的贷款 , 比如贷不到款或者比正常利率高很多 。

    信用不好的人很难从银行借到低息的钱 。 当急需用钱时 , 有些人铤而走险去借高利贷 , “高利贷”一般不看征信 。 但后果却不堪设想 。

  • 而严重不良 , 比如成了黑名单 。 那么可能导致你坐不了飞机、高铁 , 你名下所有银行卡不能支付中高档消费 。

    甚至会冻结财产 , 无法取出和消费 , 但凡有钱就会被拿去还债 。

个人信用与楼市的关联 , 更多体现在是否有按揭资格的界定;首套房、二套房按揭资格与贷款利率的界定 。 比如现阶段 , 全国性大的基础原则规定是:以家庭为单位 , 家庭首套房 , 买房人自出30%以上的资金 , 其余70%以内的部分 , 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也有极个别支持首付20% , 贷款80%) , 利率为就近日期公布的LPR基础利率(允许各城市人行制定加点原则 , 各商业银行亦可根据自身情况指定在原则之上进一步上浮) 。 家庭二套房 , 买房人自出40%以上的资金 , 其余60%以内的部分 , 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 , 利率为就近日期公布的LPR基础利率+60个基点 。 (各地商业银行同样可以进一步上浮!)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 “长效稳定发展”“因城施策”已然是房地产调控的核心宗旨 。 因此 , 各个商业银行在房贷审核方面 , 实质上都是在政策“红线”基础之上 , 十分灵活的执行着...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商业银行、不同的阶段、同一家商业银行内部不同的支行、同一家支行面对不同开发商的楼盘 , 政策都有可能有差异!“擦边球”情况甚多 , 没有完全一致的标准 。 这才是现实 。 因此 , 第二代征信 , 他可怕吗?真没什么可怕的 。 新版征信 , 自然是好事 。 我们的社会本该变得规范化 。 “投机取巧的空子”越来越少 , 社会越规范、诚信 。 守信者一路畅通 , 失信人寸步难行 。

单纯对于楼市而言 , 跟税收、买房资格、租售同权等等调控政策一样 , 政策都必然服务于市场稳步发展 , 因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又因城市和居民的需求 , 服务于“因城施策” 。 因此 , 通过这个事 , 我们更应该明白的道理是:一份漂亮的个人信用记录 , 太重要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