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读后感100字( 八 )


刚刚前言提到的写作的力向是否正确的路上?
“方法论”“ 选择和判断” 以及“积累性” 是最主要三个影响你的看法 。阿何《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运用这三点来反转你对于努力方向的看法 。
1.方法论 , 指的是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
方法论 , 指的是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 花时间研究各种不同现象背后隐藏的共同规律 , 并据此提炼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方法体系 。
自己闭门写作效果不佳 , 短期可以透过上写作课来取得老师的经验传承 。取得写作上的套路或是规律后 , 你至少可以有大方向可以抓 , 这个就是方法之一 。
研究成功的案例 , 取得写作上的规律或是套路 , 让自己的写作入门 。
写作老师指导:看其他优秀的文章 , 去拆解某个你感兴趣的领域写作类的文章内文 , 了解自己在这方面的写作有什么排列组合 , 或是怎么样的文笔会吸引他人 。
找出规律或是规则 , 了解其原理 , 最有名的是一个人就是有硅谷钢铁侠之称的 埃隆·马斯克 第一性原理 。
2.选择和判断 , 代表的是我们的预判能力 。
选择和判断 , 代表的是我们的预判能力 , 也就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 预测事态走向的一种能力 。
预判来自于你对事情的理解程度 , 柏林(Isaiah Berlin)在名著《刺猬与狐狸》中狐狸就是可以通过全盘的理解来做预测判断 。
预判则是建立在你的选择和判断能力 , 持续的刻意练习认知深度 。这个可以透过学习与阅读思考而得 。
当你掌握到某个程度的了解时 , 你会对于事情有些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这个就是你选择与判断 。所以深度的了解你在进行学习的事情 , 透过某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认知与技能 。
这些事情会让你慢慢的成长 , 我觉得成长来自于你的想法有所深入 , 不会单单只有一面的想法 。
当你了解一定的程度后 , 你会知道何时发布文章是比较适合的 , 或是读者的阅读体验是如何?自己的风格是那类的写作模式可以完善的表达想法 。
3.你要的是积累性 。
积累性 , 是说在一件事情上不断积累 , 到达足够的时间长度 。
持续写作且发布文章 10天、100天、1000天、10000天 。得到的成长肯定是不一样的 。
日前我复盘了之前在简书上的文章 , 看到过往的文章写作10天后文章与100天的文章有些排版与架构上的不同 。
下一个阶段是1000天 , 持续的写作所带来的成长是因为时间的累积而越来越上手 。
耐心 , 是一种能力 , 也只有你对于事情有自信 , 且平静下来才有所谓的”耐心” 。
苏轼的《稼说·送张琥》提到“厚积薄发” , 或是说台上一分钟 , 台下十年功 , 都是这样的例子 。
这个事情若是你的兴趣且热爱的最好 , 同时若可以与这个世界有强的连结关系更好 。比如你的兴趣是写作 , 写了十年 , 若是写给自己看的话 , 那么也许很棒 , 但是也许会失去与这个世界其他人的联结 。
累积某项你在做的事情 , 有价值的事情 , 且这个事情可以与世界产生强联系 。坚持不停的刻意练习 , 最终会达到足够的长度 。
总结
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方法论学习和深度思考的好习惯 ,  并且坚持将思考的内容写成文章发表到网上 。阿何《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