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虚拟人能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近日 , 一位获得2021年度万科公司优秀新人奖的员工“出圈”了 。 这位名叫“崔筱盼”的员工并非真人 , 而是数字化虚拟员工 。 无独有偶 , 在江苏卫视的跨年晚会上 , 以邓丽君为原型的虚拟人与真人歌手对唱 。 再加上上海浦发银行的数字员工“小浦”、可以作诗作曲的清华大学虚拟学生“华智冰”、快手推出的电商虚拟主播“关小芳”、活跃在社交平台的虚拟人“AYAYI”……数字虚拟人应用迎来新一波热潮 。
【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虚拟人能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说 , 虚拟人从功能和价值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播传媒类 , 比如虚拟明星、偶像、网红和主播;第二类是专业服务价值类 , 比如虚拟专家、医生、教师、员工;第三类是生活陪伴类 , 如虚拟宠物和亲属等 。 虚拟人在传媒、娱乐、政务、医疗、教育、金融、养老等多个领域都拥有广阔应用空间 。
市场研究机构量子位智库发布的《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预计 , 到2030年 , 我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 当前虚拟人产业处于前期培育阶段 。 受访专家提示 , 要警惕虚拟人在学习过程中将偏见与恶意“反哺”给人类 。 此外 , 人类可能会到达一个临界点 , 即跟虚拟人互动的时间达到甚至超过跟真人互动的时间 , 有些人可能会沉浸于虚拟世界 , 或者从虚拟人身上寻找主要的情感依托 , 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 (科技日报 , 泽塔)
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虚拟人能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文章图片

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虚拟人能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