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业绩罕见下滑,优衣库也扛不住了?( 四 )


为了在中国市场更长远地立足 , 优衣库还将目光瞄准了中国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 , 或许那里将是优衣库们未来的“耕耘沃土” 。
2021年3月 , 优衣库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吴品慧称 , 未来优衣库不仅将提升在中国市场的开店速度 , 保证每年开出80家-100家门店 , 同时会将门店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之中 。
开店一向是优衣库最重要的市场策略 。 柳井正曾在《一胜九败》提到过优衣库的开店经验:在某一个区域集中开店 , 当门店数达到一定数量后 , 销售会一下子上升 。 他将这一经验总结为“统治优势现象” , 并在某种程度上主导了优衣库在中国市场的开店计划 。 在柳井正的理解中 , 中国的人口有望支撑起3000家优衣库门店 , 年销售额将达到1180亿人民币左右 。
据极海品牌监测数据 , 从2021年初到12月 , 优衣库新增门店96家 , 其中一线城市17家、新一线39家、二线20家、三线9家、四线6家、五线5家 。 新店仍然主要集中在新一线和二线城市 , 可见优衣库下沉的愿望并不理想 。

在华业绩罕见下滑,优衣库也扛不住了?

文章图片
图6/6

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 , 优衣库的简约基础款是否符合消费者喜爱的穿衣风格 , 偏“新中产”的产品定价对于当地消费水平来说是否过高 , 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
多位三四线城市的受访者也几乎一致表达了对优衣库“下沉”的悲观态度:“在小城市 , 80后、70后或者更年长的人 , 会觉得优衣库的衣服色彩单调 , 款式也普普通通 , 跟不是品牌的普通衣服没有区别……”
亿欧EqualOcean新消费事业部分析师曹玥预测:“优衣库可能至多下沉到三线城市 , 因为它的风格不太符合小县城的购物习惯 。 ”亿欧EqualOcean新消费事业部分析师杨良认为:“三四线城市服装竞争太激烈了 , 优衣库想讲的下沉市场消费升级的故事 , 或许没有那么好走通 。 ”
尾声
2021年2月 , 优衣库曾以10万亿日元市值超越了Zara母公司Inditex , 一度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服装企业 。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已成功成为全球第一服装品牌 。 在疫情冲击、政治压力之下 , 优衣库日本市场业务陷入苦战、中国市场业绩出现下滑、欧美市场依然存在感弱 , 相比“在全球市场上赚钱”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
在风云际会的全球快时尚行业 , 经历激烈的竞争和疫情的冲击后活下来的优衣库 , 无疑是上一个时代的赢家 。 但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些新力量 , 可能会成为优衣库们的“劲敌” 。
比如2008年成立的中国快时尚跨境电商企业SheIn , 凭借物美价廉、上新极快、款式丰富的产品标签 , 和优越的“小单快返”柔性供应链反应能力 , 几年之内迅速席卷欧美市场 。 Euromonitor数据显示 , 以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额衡量 , SheIn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纯在线零售时尚类公司 。
在接下来的10年、20年甚至50年 , 优衣库能否继续“笑傲江湖” , 还是一个未知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