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微软为什么遭到了反垄断?因为当决策的问题都交给一个人的时候 , 他的精力就决定了这个组织发展的快和慢 。
这就是说我们要分钱、要分权、要分事儿 , 让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目的 , 可以是使命的感召 , 也要有足够的物质激励 , 所谓财散人聚 , 财聚人散 。
如果你想在一个组织急剧扩张 , 还依然能保持它最初的理想 , 创始人格局的天花板就决定了组织的规模 , 这个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就决定了这个组织的未来 。
以善克服本性的建议:
为什么创新/科技向善值得被一再强调?
1 。利他到底是不是道德绑架?
为什么创新或科技向善一再被强调?在万命互联的时代 , 人性中善的意义是什么?
前面提到 , 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分别是人类与粮食、原子和比特的关系 。 今天是人类与基因的关系 , 于是我们从万物到万命 , 从物联网到命联网 , 这是关于人类文明形态的底层认知 。
那么 , 利他到底是不是道德绑架?或者说生物为什么要利他?人为什么要利他?生物的利他和人的利他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 , 生物的利他绝大部分是基因之间的互作 。 但人的利他是真利他 , 我们为同胞而献身 , 我们为正义而献身 , 我们为民族而牺牲……都是人类的利他 。
就像老祖宗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在人类迁徙的过程中 , 出离了自身所属的血脉关系 , 诞生出了帮助别人的种群认知 。
所以 , 从人类来讲 , 生命科学发展的过程 , 就是深刻理解人性的过程;作为人 , 就是不断地用无私的人性去抑制自私的基因性 。
每个人都有恶的冲动 , 但是我们为什么最后没有做?是因为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建立了道德标准、公序良俗、法律底线、伦理底线、文化底线 , 开始“仓廪实而知礼节” , 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 为什么人会有超我?因为真利他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关键 。
2 。技术本无对错 , 错的是用者之心
亚瑟?克拉克讲过: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 , 都与魔法无异 。 所有技术都有两面性 , “一念成佛 , 一念成魔” 。
技术本无对错 , 错的是用者之心 。 不研究技术是不行的 , 但是在研究技术过程中 , 同时限制技术应用的边界 , 是要一直讨论的一个话题 。
已知圈越大 , 未知圈会更大 。 任何技术 , 包括生命科学都不可能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 。 因此 , 我们不能唯技术论 , 而忽略了道德、宗教、伦理、文化、法律、常识 。
须知 , 没有科技的人文可能是愚昧的 , 但没有人文的科技一定是危险的 。
因此 , 不管你是做哪一行的 , 都要去思考如何才能用你的所知所为呼唤出人性中善的部分 。
爱因斯坦说:不变的是宇宙 , 可变的是人类愚蠢的存量 。
科技发达并没有带来对科学的普遍认知 , 反而因为科技的复杂造成更多的无知 。 就像很多人相信阴谋论 , 其实就是因为阴谋论简单 。
1609年在开普勒写给伽利略的信中提到:应该建造飞向神圣天空的船与帆 , 然后也会有这样的先驱者 , 他们面对无尽的太空毫不退缩 。
我认为 , 正是人类心中的不羁 , 会使我们将来有一天成为多行星物种的根本 。
【尹烨:格物生命之理,致知演化之道】我们不应该把自己收敛在一个非常小的、没有意义的世界和生活里 , 而应该去向先驱学习并致敬 , 做一个最有梦想的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