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网站日前发布的文件显示,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代表团2021年12月初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普通照会表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今年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对空间站里的航天员生命健康构成危险 。 中国空间站针对美国卫星两次实施“紧急避碰”,规避了碰撞风险 。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021年12月28日在例行采访人员会上应询证实,2021年7月和10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的星链卫星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 。 在此期间,中国航天员正在空间站内执行任务 。 出于安全考虑,中国空间站采取了紧急避碰措施 。
中方敦促美方要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赵立坚说,1967年《外空条约》是公认的当前外空领域国际法基石 。 为履行条约义务,维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中国政府于2021年12月3日通过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向联合国秘书长通报了上述危险情况和中方采取的措施,并请秘书长周知各缔约国 。
赵立坚说,美国口口声声宣称所谓“负责任外空行为”概念,自己却无视外空国际条约义务,对航天员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 美方应该尊重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外空国际体系,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采取负责任的态度维护在轨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空间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
“spaceX对卫星做降轨操作,很可能是在进行技术测试 。 ”有关专家表示,这家美国企业在对卫星做降轨操作前,至少应提前告知可能会受影响的各国航天器的管理机构,以便双方及时协调、各自规避风险 。
星链卫星与中国空间站的危险相遇
2015年1月,美国SpaceX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提出“星链”(StarLink)计划,拟于2019年至2024年间发射12000颗卫星到近地轨道,构建一个巨型三层卫星网络 。 据马斯克透露,该项目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低成本的互联网连接服务 。 据央视新闻网2021年11月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自2018年启动“星链”互联网通信卫星发射计划以来,已累计发射1844颗“星链”卫星 。
三层卫星网络分别位于距离地面340千米、550千米和1150千米的轨道上,最终使所有卫星联成一个巨大“星座”,提供覆盖整个地球(包括南北极)的全天候、高速率、低成本的卫星互联网服务 。
据悉,“星链”卫星原计划轨道高度距地面1110公里到1325公里 。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申请,将“星链”卫星部署轨道调低至距地面540到570公里高度,称可因此减少宽带信号延迟 。
2022年1月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空间站已经在距离地球400多公里的近地轨道上旅行八个多月的时间了,绕地球旋转了3800多圈 。
“星链和中国空间站,都处在LEO轨道(近地球轨道),概率上也存在狭路相逢 。 ”相关专家指出,虽然LEO轨道存在几百公里的高度差,但“车道”一旦有偏移,就会有相撞的风险 。
2021年7月差点和中国空间站相撞的星链-1095卫星正常高度是555千米,在中国空间站组建后机动变轨至382千米 。 2021年10月21日,星链-2305卫星再次与中国空间站发生近距离接近事件 。
“spaceX对卫星做降轨操作,很可能是在进行技术测试 。 ”在一些专家看来,这家美国企业在对卫星做降轨操作前,至少应提前告知可能会受影响的各国航天器的管理机构,以便双方及时协调、各自规避风险 。
现实争议
影响天文观测
2019年5月,当“星链”计划的第一批60颗卫星发射时,就曾引发一场商业伦理的讨论:一家公司单方面改变了天空的模样,可能带来光污染、太空垃圾等实际影响 。 一个常被引用的例子是,在智利落成的一个价值4.66亿美元、8米宽口径且配有32亿像素照相机的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本来旨在本世纪20年代快速扫描天空 。 但随着星链卫星群的组建,许多用这台望远镜拍摄的图像都被其“污染”,长时间曝光拍摄的照片中更是可能包含数十条卫星移动轨迹条纹 。 该大型巡天望远镜对未来星链卫星给观测带来的影响进行模拟,发现30%的图像中将至少包含一条卫星轨迹 。 SpaceX对此也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但该仍不满足专业天文台的要求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2019年6月发布声明,表达了对这类项目可能会破坏自然天空以及干扰射电天文学频率的担忧,在声明中,该协会将这一太空前沿领域描述为“新的、且基本上不受管制的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