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加深 , 芯片深刻影响着信息产业的发展 。 “十四五”规划提出 , 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 聚焦高端芯片领域 , 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 。
【企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国产画质芯片获突破】“芯片是信息产业的基础与核心 , 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 , 芯片产业也成为发展最迅速、竞争最激烈的产业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中国是全球芯片产业的供给者、消费者和驱动者 。 我国高度重视芯片产业的发展 , 在“十四五”规划中 , 芯片产业成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板块 , 我国也着力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
随着中国向智慧社会全面转型 , 5G、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物联网、超高清视频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 这带动了芯片需求量的上升 。 “2020年集成电路进口总额高达2.4万亿元 , 是国内进口规模最大的行业之一 , 超过了石油原油进口总额的一倍 。 ”徐文立说 。
徐文立表示 , 当前 , 我国在消费电子领域已经做到了全球规模最大 , 但芯片产业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 。 以彩电行业举例 , 彩电出货量多年来高居全球市场第一 , 现在国产面板也做到了全球第一 , 但芯片依然需要大量进口 , 包括超高清画质芯片等 。
在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看来 , 高清画质芯片的短缺也一定程度上导致显示设备的硬件资源浪费 。 传统液晶电视最初的卖点是“屏” , 而互联网智能电视更重要的则是“芯” 。 由于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低质视频源 , 它们的画质质量和分辨率无法适配现有超高清(4K、8K等)显示设备 , 从而导致呈现出来的画质质量与人们视觉感知期望存在反差 , 进而影响用户视觉体验 。
“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芯片研发的重要性 ,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 敢于尝试 , 勇于创新 , 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方面不断突破 ,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 ”徐文立说 。
近日 , 海信在北京发布了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 。 据了解 , 此次发布的芯片是海信5代画质芯片 , 实现了从4K到8K的跨越发展 , 突破AI感知画质算法等核心技术 , 通过配备具有“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人工智能 , 实现高精度的图像处理 , 有利于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
“全球显示产业已经从‘屏’和销量的竞争 , 转向‘芯’和音画品质的竞争 。 电视竞争将走出几十年的性价比之争 , 进入画质和品质之争 。 ”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副总裁于芝涛表示 。
当前 , 在新工业、新能源、新消费带来的产业变革的驱动下 , 芯片产业的发展也到了关键机遇期 。 徐文立认为 , 无论从人工智能到5G、从自主驾驶到量子计算等 , 芯片在众多新奇的发现和应用中起到着关键性作用;同时 , 其迭代速度不断加快 , 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加强 , 这就需要相关企业加大创新力度 , 加大全球产业链资源配置 , 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
其实 , 早在2019年我国就曾出台《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 其中着重部署了“核心元器件研发”重点任务 。
“中国新型显示、智能制造要实现世界领跑 , 就要围绕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全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创新 , 补齐短板 , 积极拓展芯片在新兴产业里的应用 , 推动中国芯片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 ”徐文立说 。
编辑:杨柳青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