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创始人骂街第一人”又开炮了

文章图片
图1/4
|张凯旌 编|深海
被称为“车企创始人骂街第一人”的理想汽车CEO李想又“开炮”了 , 不过此次李想并非在“捍卫”自家企业 , 而是在针对刚刚官宣要造车的团车网CEO闻伟 。
2022年 , 火热的新能源汽车赛道还在涌入新玩家 , 闻伟就是其中之一 , 且被看作新晋玩家中最受瞩目的一个 , 原因在于他有一支“无所不能”的团队 。
根据闻伟在发布会上透露的情况 , 团车网所拥有的100多人的外来团队有20多年造车经验 , 几乎可以承担新能源汽车的所有造车流程 , 其不仅能将燃油车时代国际大厂和国内厂家的造车周期缩短一半 , 还丝毫不畏惧失败 。 “我们第一款车失败了也没关系 , 3个月能再做一款 。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被李想“炮轰”后 , 闻伟又站出表示:“无惧不是盲目 , 造车不会儿戏 。 ”并诚挚地邀请李想出席团车首次产品发布会 。
市值较上市次日已蒸发超90%的团车网 , 真有闻伟口中所说的魔力吗?
被李想指责是“骗子” , 闻伟说了什么?
“我实在忍不住还是要大嘴一把 。 ”1月16日 , 快人快语的李想看到团车网闻伟造车的一篇报道后 , 旋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那些指望能通过打开任督二脉无所能的创业者 , 最后找到的普遍都是骗子 , 或者大概率自己也是骗子 。 居然还有人可以毫无廉耻的把这种观点对外公开讲出来 , 真是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 。 ”

文章图片
图2/4
事实上 , 不独针对团车网闻伟 , “大嘴”是李想此前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之一 。 在公开场合 , 李想既喷过陆正耀“诈骗犯” , 也骂过同行:“一帮搞臭技术的 , 天天冲我们BB 。 ”还呛过媒体 , “造谣我们用水银的人 , 祝愿你们脑子里装满了水银 。 ”但针对其他“新势力”的老板 , 这还是第一次 。
据报道 , 1月5日 , 汽车交易服务平台团车网正式宣布加入造车新势力大军 , 九天后 , 闻伟在北京总部接受了小范围媒体采访 , 以解答团车网为什么要造车、怎样造车和造什么车等基础问题 。
而正是这段采访透露出来的核心内容 , 成为李想开喷的“导火索” 。
据闻伟介绍 , 造车原因除行业机会外 , 最大动力来自一个100多人的外来团队 。 这个团队可以承担产品规划、造型设计、工程开发、测试、底盘、三电、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系统化整合方案、生产支持、供应商管理几乎所有造车流程 , 具有20多年造车经验 , 在技术、样车上都有沉淀 , 还做过太阳能、氢能 。
“这个团队可以做2000万元以上的车 , 也可以做5万元以下的车 , 包括商用车、物流车 。 ”
此外 , 团队还是带着半成品车型来的 。 “第一款车采用成熟方案、成熟技术、成熟供应商 , 产品本身质量、品控是完全成熟可控的” , 定价10万元-20万元区间 , 2022年金九银十就能预售了 。
“造车周期燃油车时代国际大厂是48个月 , 国内厂家做到了36个月 , 我们现在的团队能做到18-24个月 。 ”
“我觉得至少有五成以上的胜算 。 ”闻伟称 , 在他看来 , 虽然现在资金来源还没有眉目 , 但感兴趣的资方不少 , 而且团队可以把量产一款车所用的资金降至新势力的几分之一 。
“牛创拿到5亿美元 , 我们可能是他的1/10 。 ”
即使真失败了也没关系 , 毕竟“3个月能再做一款” , 而且闻伟认为 , 如果市场容量在2000万、3000万台 , 电动车的差异化以及新的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就都还有空间 。 “未来两年是我理解的最后的窗口期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