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车险界的P2P”,车辆统筹爆雷不断,野蛮生长到何时?
文|史思同
【被称为“车险界的P2P”,车辆统筹爆雷不断,野蛮生长到何时?】编辑|孙月
车辆统筹 , 这种被称为“车险界P2P”的类保险产品 , 在经历野蛮生长后 , 正在迎来合规发展时代 。
车辆统筹并不等于保险 , 由于保险公司拒保高风险营运货车辆 , 加之商用车相对高昂的保费价格 , 越来越多的车辆统筹公司应运而生 。 而近年来机动车统筹相关的纠纷和投诉接连不断 , 统筹公司爆雷的情况更是不在少数 , 行业乱象频发 。
但事实上 , 车辆统筹没有专业法律依据及行政法规保障 , 也没有专业管理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 这使得相关方面监管乏力、风险倍增 。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营运汽车上路 , 其风险保障的需求无疑面临着巨大缺口 , 谁来承担这部分风险 , 已经成为日益紧迫的现实问题 。
统筹互助 , 并非保险
2021年11月份 , 河北苏先生打算为其货运车买上商业保险的时候 , 一位同行却给他推荐了一份“统筹保险” , 并告诉苏先生 , 正规的保险公司不卖货运车的保险 , 货车司机只能买这种“统筹保险” 。 为此 , 他花费了3600多元 , 对应的第三者责任“保额”100万元 , 统筹公司为河北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不久之后 , 苏先生了解到统筹业务并不是保险 , 想要将其退掉 , 却遭到了工作人员的拒绝 。
车辆统筹对很多营运车辆的车主来说并不陌生 , 但仍有很多人将车辆统筹当作是保险 , 甚至有人根本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
事实上 , 车辆统筹其实是相当于运输行业中的一种互助性质的措施 , 具有一定的风险补偿功能 , 而并非真正的保险 。
具体来说 , 所谓车辆统筹 , 也叫交通安全统筹 , 是指通过向车主集资的方式 , 要求车主缴纳相应的交通安全统筹费 , 形成统筹资金来为参与统筹的大型、重型货车等车辆提供保障 , 属于交通运输行业内部的行业互助 。
换个角度来说 , 车辆统筹并不受保险法及相关的政策和监管约束 。 有业内人士透露 , 这些统筹公司一般是个人注册 , 通过保险公司车商负责人拉业务 , 以公估公司定损做理赔 。
交通安全统筹服务的流程一般包括事故受理、查勘咨询、损失核定三步 , 与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极其相似 。 并且 , 这些统筹公司宣称 , 营运车辆都可以“正常加入、快速理赔” , 能够降低风险 。 甚至这些统筹公司连企业名称、统筹单都在模仿保险公司的名字、保单等 , 故意给消费者造成混淆 。
在启信宝中搜索“安全统筹” , 相关结果有2000多条 。 其中 , 包括企业名称含“安全统筹”的有313家 , 经营范围中含“安全统筹”的有1925家 。
而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包含“机动车安全统筹”的有730家、含“交通安全统筹”的有886家 , 数倍多于保险公司 。
细查之下不难发现 , 多数统筹公司都是近两年注册的 , 而办理车辆统筹业务的公司主要以交通运输公司、汽车服务公司和地方交通运输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为主 , 并且注册地址位于卡车保有量较大的河北省和山东省的统筹公司居多 。
另外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些公司自身风险多为数十条 , 以石家庄市供销合作总社安全统筹公司为例 , 其司法涉诉信息高达999+条 。 同时 , 这些公司中企业状态为注销或被列为失信人的有近300家 。
有业内人士透露 , 之前的很多统筹公司都倒闭破产了 , 有些公司拿到上千万的资金之后就跑路 , 有些则是作为洗钱公司 。
纠纷缠身 , 爆雷不断
事实上 , 近年来车辆统筹爆雷事件屡见不鲜 , 并且退保、理赔等相关的纠纷诉讼也不断发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