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到底储存在大脑的什么地方?

文章图片
图1/4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7日消息 , 据国外媒体报道 , 所有的记忆存储设备 , 从你的大脑到计算机的内存 , 都是通过改变物理性质来存储信息的 。 130多年前 , 神经科学先驱、西班牙病理学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首次提出 , 大脑通过重新安排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即突触——的方式 , 来存储信息 。
自此之后 , 神经学家们就试图理解与记忆形成相关的生理变化 。 不过 , 将突触可视化并绘制其分布图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 首先 , 突触非常小 , 而且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它们大约是标准临床磁共振成像(MRI)所能看到的最小物体的100亿分之一 。 研究人员经常用小鼠来研究大脑功能 , 而它们的大脑大约有10亿个突触 , 颜色和周围组织一样都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 。
近日 , 生物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成像技术 , 让我们能够绘制记忆形成过程中的突触 。 他们发现 , 形成新记忆的过程改变了脑细胞之间的连接方式 。 大脑的某些区域会产生更多的连接 , 而另一些区域则会失去这些连接 。
绘制鱼的新记忆
此前 , 研究记忆的科学家更专注于记录神经元产生的电信号 。 尽管这些研究已经证实 , 在记忆形成后 , 神经元会改变它们对特定刺激的反应 , 但研究人员无法确定是什么驱动了这些变化 。
为了研究大脑在形成新记忆时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 , 研究人员绘制了斑马鱼记忆形成前后的突触三维地图 。 他们选择斑马鱼作为试验对象 , 因为它们的大脑足够大 , 拥有像人类一样的大脑功能 , 但同时又足够小和透明 , 可以更清晰地研究活体大脑 。

文章图片
图2/4
为了在斑马鱼大脑内诱导新的记忆 ,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名为“经典条件反射”的学习过程 。 该过程包括同时将动物暴露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刺激下:一种是中性的刺激 , 不会引起动物的反应;另一种则是不愉快的刺激 , 动物会尽量躲避 。 当这两种刺激同时出现的次数足够多时 , 动物对中性刺激的反应就会与对不愉快的刺激一样 , 表明它已经将这两种刺激结合了起来 , 形成了联想记忆 。
在新研究中 , 研究人员使用红外激光轻轻加热斑马鱼的头部 , 作为一种不愉快的刺激 。 当鱼甩尾时 , 可以认为是其想要躲避刺激的信号 。 如果鱼在暴露于一种中性刺激——比如打开一盏灯——的时候甩尾 , 就意味着它回忆起了之前不愉快的刺激 。
为了制作突触的三维分布图 , 研究人员对斑马鱼的神经元进行了基因改造 , 使它们产生能够与突触结合的荧光蛋白 , 从而使突触变得可见 。 然后 , 他们用定制的显微镜对突触进行成像 , 这种显微镜使用的激光剂量比同样使用荧光来成像的标准设备低得多 。 经过定制之后 , 这种显微镜对神经元造成的损伤要小得多 , 从而使研究人员能在不影响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成像 。
当研究人员比较记忆形成前后的突触三维图像时 , 他们发现 , 背侧大脑皮层的前外侧区域的神经元产生了新的突触 , 而在背侧大脑皮层的前内侧区域 , 大部分神经元则失去了突触 。 这意味着新的神经元正在配对 , 而其他神经元的连接则会被破坏 。 此前的实验表明 , 鱼类的背侧大脑皮层可能与哺乳动物的杏仁核类似 , 是储存恐惧记忆的地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