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不太冷:开年拿地热潮来袭,房企积极补仓,最高溢价率超180%

这个冬天不太冷:开年拿地热潮来袭,房企积极补仓,最高溢价率超180%


2020年的这个暖冬 , 也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些许暖意 。 在融资稍显宽松之后 , 高溢价率的现象再现 。

\n

《国际金融报》记者观察发现 , 2020年第二、三周以来 , “碧万恒”、保利、蓝光、龙光等房企在土地市场上活跃起来 。

\n \n

\n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n

众家争抢 , 溢价率自然水涨船高 。 1月15日 , 蓝光发展在常州竞得一宗商住地 , 溢价率达73.68% 。 1月10日 , 经过74轮竞价之后 , 金辉以10.44亿元的总价拿下了绍兴一宗住宅用地 , 溢价率为61.58% 。 再往前 , 荣盛发展于1月7日宁波的土拍市场上 , 以4.63亿元的价格拿下宁波慈溪一宗商住用地 , 溢价率更是达到了180.49% 。

\n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 当前土地市场的热潮源自房企补仓的需求 , 对于热点城市推出的优质地块 , 房企也愿以高溢价的方式拿地 。

\n溢价率“抬头” \n

回顾刚过去的两周 , 高溢价地块频现 。

\n

1月8日 , 保利地产以21.87亿元的总价竞得郑州市两宗城镇住宅用地 , 土地总面积约7.45万平方米 , 两宗地块溢价率均超过50% 。 同日 , 华润置地以16.47亿元竞得郑州一宗地块 , 溢价率同样超过50% , 为50.15% , 楼面价9783元/平方米 。

\n

1月9日 , 阳光城以约7.16亿元外加6%自持比例的代价竞得杭州一宗住宅用地 , 溢价率约为29.97% 。 1月14日 , 融创联合体还以14.55亿元拿下南通港闸区1宗商住地溢价率59% 。

\n

相较于2019年 , 2020年以来的多宗地块的溢价率明显居于高位 。

\n

克而瑞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土地市场研报显示 , 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 , 各能级城市溢价率均已经跌破10% , 尤其是一线城市溢价率已经跌破5% , 大部分地块均以底价成交 , 降无可降;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溢价率也分别降至8%、9.7% , 土地溢价率也降至相对低位 。

\n

诸葛找房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 , 土地成交平均溢价率在2016年达到47.17%的高峰之后大幅下滑 , 2018年 , 土地推出溢价率仅有13.77% , 成交楼面价及溢价率双双下滑 , 全国土地市场遇冷明显 。 2019年 , 楼面价受到成交结构性影响小幅回升 , 溢价率回归至14.66% 。

\n

对于现阶段的高溢价情况 ,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 一方面 , 从土地溢价率偏高的城市分布来看 , 依然是处于热点的城市群、热点都市圈 , 例如长三角城市群是房企拿地的重点区域 , 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都市圈也是必争之地;另一方面部分商住用地溢价率高企 , 和地块所处的区位以及起拍价定位偏低有一定关系 。

\n

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雨表示 , 目前土地市场成交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和强三线 , 这些城市的优质、高价值地块相对稀缺 , 房企愿意以溢价方式拿地 , 导致近来出现一些高溢价率地块 。

\n

不过 , 即便是热点城市 , 也并非都受到热捧 。

\n

同样是郑州的土拍 , 却在1月16日遭遇寒流 。 公开信息显示 , 当日共有5宗地挂牌出让 , 最终有3宗地块以底价成交 , 土拍收金24.26亿元 , 分别由康桥地产、中鼎置业、泰康人寿等拿下;另有1宗住宅用地流拍 , 1宗商业用地暂停出让 。

\n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 , 拿地溢价率一般跟地块属性相关 。 “地块属性比较好 , 项目比较好规划时 , 其成交的溢价就会比较高” 。

\n

严跃进认为 , 从企业拿地的心态来讲 , 底价成交的地块多是因为不好盈利 , 一则地块区位不太好 , 二则可能地块有限制 。

\n

公开信息显示 , 郑州于16日拍卖的地块中 , 有一宗地块须按照相关要求配建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配建标准 , 另需配建相应的充电设施及充电车位;还有一宗地块为城中村改造项目 , 为安置开发混合区用地 , 并要结合市场需求 , 宜优先规划设计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