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不信斗地主那套


造车,不信斗地主那套

文章图片
图1/5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 | 鐵西區的李子
来源:十一车
2022第一个月刚过半 , 汽车圈的火药味已经出来了 。 李想前天下午在微博公开炮轰团车“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 。 起因是团车宣布入局造车 , CEO闻伟称公司有一个100多人的外来团队 , “可以承担产品规划、造型设计、工程开发、测试、底盘、三电、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系统化整合方案、生产支持、供应商管理几乎所有造车流程 , 具有20多年造车经验 , 在技术、样车上都有沉淀 。 ”(引自友媒“汽车商业评论”)
李想炮轰的是闻伟对这个团队的介绍 。 在李想看来 , 闻伟将这个团队介绍成了某种“独门秘籍”式的存在 , 好比段誉学会了六脉神剑便独步天下 。 而李想认为:
“(创业是)有节奏有耐心的长期成长 。 ”
“那些指望能通过打开任督二脉无所能的创业者 , 最后找到的普遍都是骗子 , 或者大概率自己也是骗子 。 ”

造车,不信斗地主那套

文章图片
图2/5

当然李想是对的 。 事实上这根本就是对到不能再对的道理 , 而且不光创业如此 , 学习、理财、人生……不都这样么 。 想想看 , 市面上那些诸如“每天三分钟 , 一年熟练英语交流”、“身价过亿基金经理的财富秘籍”、“高调做事 , 低调做人”的音频课程、成功学书籍 , 哪一个不是满嘴跑火车的?
但是具体到李想炮轰团车这件事情 , 似乎又不仅仅是观念之争那么简单 。
众所周知 , 2021的经济相当不振——就连我的纹身师这一年都工作量暴跌——2022按照各种预期来看 , 保持不动都已经阿弥陀佛 。 而不景气的经济形势下 , 新造车其实是国内为数不多看着还挺有活力的产业 , 并且正迎来第二波入局者 , 以小米、OPPO等巨头为首 , 还有话题性极强的牛创 , 外加为数不少的非一线公司如轻橙时代、盒子汽车等等 , 当中也包括团车 。

造车,不信斗地主那套

文章图片
图3/5
盒子汽车的两款概念车BM-400与BM-600 , 专门面向B端网约车市场
纵然新造车是个为数不多(甚至是仅有的)朝阳产业 , 但毕竟大形势不乐观 , 资本市场断然要收缩投资 。 这时候涌进来的新公司 , 甭管大小 , 都是抢投资的 。 蔚小理们看了着急是一定的 , 要知道他们都还有A股上市的想法 。
所以这问题不在于感受到威胁——团车这种规模的造车团队威胁到蔚小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于烦得慌 , 类似我们小时候都有过的经历:家长和同辈人聊天时 , 我们要是稍微一闹 , ta们准会说这句话:“大人说话 , 小孩少插嘴 。 ”
团车当然不是毫无机会 , 但要硬说它值得看好 , 那肯定是情商超高 。 为什么?要从新造车及资本市场的规则讲起 , 而这个规则 , 要从斗地主讲起 。
这里所说的“斗地主”指的是斗地主这个纸牌游戏的职业化电竞比赛 。 JJ斗地主冠军杯从2019年开始 , S1赛季(第一年)只有一项赛事 , S2、S3赛季则分别在最高荣誉的总决赛之外加入了两项季度赛 。 至今为止 , 职业斗地主共计进行过7项赛事 。 而这7项赛事 , 共计产生了7个冠军战队 , 每一项赛事的冠军都不同 。
原因很简单 。 职业化伊始 , 各个战队也都刚刚成立 , 没有成熟的团队运营经验 , 战队管理采用队长制 , 绝大多数战队没有教练员的存在;队员也都刚刚开始适应职业斗地主选手的身份 , 某位队员因为家庭或工作原因不参赛是常事 , 甚至出现过决赛当天队员因宿醉差点迟到的状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