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海纳云智慧城市白皮书》:智慧城市的风吹向何处?

解读《海纳云智慧城市白皮书》:智慧城市的风吹向何处?
文章图片

美国著名学者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发展史》写道:“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始终是她所缔造的城市 。 城市代表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具有想象力的恢弘巨作 , 证实我们具有以最深远而持久的方式重塑自然的能力 。 ”
这样的观点在近两年得到了最直接的印证:不少城市在疫情初期陷入了瘫痪状态 , 城市的韧性和活力也曾被质疑 , 但在新技术的驱动下迅速转变了被动局面 , 市民拿着“绿码”就可以畅行无阻 , 企业在最短的时间里复产复工 , 即便疫情仍在点状蔓延 , 大多数城市都做到了精准防控……
特别是到了2021年 , 阿里、华为、海尔? 海纳云等不同阵营的参与者各出机杼 , 智慧化对于城市的价值已经不再局限于秩序的恢复 , 衍生出了顶层规划、功能设计、基础改造在内的科学方法论 , 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经济业态也不断推陈出新 , 智慧城市逐渐演变为结构分明的系统工程 。
2022年智慧城市的东风将吹向何处?这可能是许多人所关注的焦点话题 。 深耕数字城市物联科技的海尔? 海纳云 , 在刚刚发布的《海纳云智慧城市白皮书》中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
01 智慧城市进入推进期 以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的2008年为“元年”的话 , 围绕智慧城市的探索已经进行了十余个年头 。 其中中国的智慧城市试点数量超过了500个 , 占到了全球智慧城市总量的50% , 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中 。
《海纳云智慧城市白皮书》则将智慧城市的进程分成了三个阶段:
【解读《海纳云智慧城市白皮书》:智慧城市的风吹向何处?】第一阶段是概念导入期 , 主导力量是政府对各个垂直行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改造;第二个阶段是试点探索期 , 住建部在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 智慧城市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陆续铺开;第三个阶段是统筹推进期 , 也是当前所处的阶段 , 智慧城市逐步走出了“试验”阶段 。
对智慧城市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 , 似乎是行业白皮书的常见手法 。 不过海尔? 海纳云的用意并非只是按照时间轴分段 , 而是想要向外界阐明智慧城市的现状 , 以及不同阶段所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问题 。
解读《海纳云智慧城市白皮书》:智慧城市的风吹向何处?
文章图片

比如概念导入期的鲜明特征是无序规划和分散建设 , 导致了数据孤岛、体验割裂等频频被诟病的痛点;试点探索期的智慧城市项目点状开花 , 不管是试点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 可不同城市的禀赋各异、诉求分明 , 出现了两极化的一幕 , 一些大城市纷纷给出了示范工程 , 一些城市则暴露出了缺少统筹的弊病 。
把时间拨回到2021年初 ,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 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 , 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 。 ”这是智慧城市全面步入统筹推进期的时间节点 , 也是智慧城市进入深水区的标志 。
一个直接的例子 , 传统智慧城市的建设存在技术至上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 , 造成了普遍存在的数据烟囱和数据孤岛 。 当前智慧城市的范畴早已从政务延伸到了交通、医疗、教育、治安等多个层面 , 倘若不能解决智慧城市的痛点、盲点和盲区 , 可能将停滞在盲人摸象的阶段 , 和智慧城市的初心背道而驰 。
毕竟在经历了疫情带来的“压力测试”后 , 能否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 将深刻影响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 左右城市下一阶段的“智”理水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