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服务拆分及分层:熟悉业务 , 具备抽象、解耦和提取公共功能的能力;
- API接口化:能够通过服务化接口API将数据进行保护 , 可随时对外开入;
- 无限伸缩随时迁移:应用服务和中间件需要具备无限伸缩的属性 , 与传统IaaS层进行联动;
- 服务治理:熟知和运用服务注册发现、服务流量路由调度、配置管理、健康检查、服务间通信、服务的弹力容错 , 以及服务观测等技能;
- 分布式的中间:熟练操作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缓存、分布式消息队列、分布式大数据处理等 。
技术解密:除了容器和Kubernetes , 开发者还应关注什么?
云原生技术到底发展到什么阶段了?《新程序员003》中 , 两份云原生重磅报告分别从“用户”和“开发者”两个维度为开发者带来“彼岸”和“此岸”的最新分析 。 整体来说 , 无论是对云原生的使用还是开发 , 都已深入人心 。
其中 , 包括容器技术的采纳率已接近70%、有54.81%的用户使用微服务架构 , 四成用户使用Serverless技术;与此同时 , Docker、Kubernetes(以下简称“K8s”)等应用工具占据开发者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 其次是微服务架构、全云实践和低代码 。
针对开发者颇为关注的K8s , 我们有幸邀请到项目联合创始人Brendan Burns , 他从作为实用工具集的K8s、强大的云原生生态系统支持 , 以及开发者是驱动 K8s技术变革的关键等五个方面 , 详细说明K8s在推动云原生技术上的变革作用 。 如果你正在使用它 , 不妨从Brendan Burns的介绍中发现未曾了解、加深认知的内容 。 当然 , 也不妨提出你的不同观点 。
说到K8s , 就不得不提它的节点和容器 , 它们是运行时的基本功能 。 随着基础设施和应用之间的交付界面逐渐清晰 , 作为天然边界的“运行时”正在强化能力 。 据开源安全容器项目Kata Containers联合发起人王旭介绍:“作为K8s的节点代理 , Kubelet的功能就是让运行时使容器跑起来 。 ”此外 , 容器与K8s生产实践中的运行时还有哪些盘根错节的历史渊源?王旭都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
除了运用技术工具 , 成为优秀的云原生开发者还需要对软件架构了然 。 单体架构、分布式架构、微服务架构 , 直到Serverless 。 每个架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具体应用场景 。 近年来 , Serverless走上台前 , 它的概念提出还早于云原生一年 , 自提出起就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云计算” 。 然而 , 由于缺乏完整且被各个云厂商所遵循的规范 , Serverless架构与自身产品和业务逻辑绑定严重 。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阿里云布道师、Serverless产品经理刘宇认为核心点在于“用Serverless思想开发Serverless应用 。 ”
Chaos Engineering成为近年来谈及云原生避不开的话题 , 尽管“混沌工程”的名字让人听着就混沌 , 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很清晰:达成云原生时代的可靠性治理 。 之所以被命名为“混沌” , 主要因为它的复杂性 , 作为提高技术架构弹性能力的复杂技术 , 也可以被称为“架构架构的技术” 。 如何通过这样一个高难度的技术解决云原生架构的可靠性治理问题?我们请来了这一领域最早布道的电商行业技术专家——亚马逊云科技资深开发布道师黄帅 , 作为经典混沌狨书《混沌工程:复杂系统韧性实现之道》的中文合译者 , 他将分享为什么“混沌工程+韧性工程”是云原生时代可靠性治理的“王炸” 。
在工具和架构之外 , 还有一项云原生技术热度不高 , 却发挥着“经脉”的作用 , 它就是被CNCF定义为第五大代表技术的“声明式API” 。 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作为云产品的连接与负载功能组件 , 支持更多种类的云产品生态 , 意味着可参与场景更加丰富 。 对此 , API7.ai联合创始人兼CEO温铭通过对Nginx、Kong、Envoy等关键项目的架构梳理 , 以及从客户端出发还需要完善的需求 , 来说明如何让云产品的互联成为现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