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用户的「微信读书」,是怎么“骗”年轻人读书的?( 二 )


文章图片

这时 , 用户可以感知到“获得点赞”更简单 , 从而产生动力 , 将链接分享到群聊中 。

2.以用户为核心 , 按阶段精细化运营
可以说 , 微信读书在用户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 , 都为用户设计了细致的运营体系 。
1)新手期:给出新手福利 , 感受产品价值
熟悉运营动作的人都知道 , 在新手期 , 运营的主要目的是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价值 。
首先 , 微信读书通过发放福利来吸引用户 。 针对“还未注册的游客” , 微信读书会发放为期 20 天的无限卡 , 引导用户进入书库 , 开始阅读 。
2亿用户的「微信读书」,是怎么“骗”年轻人读书的?
文章图片

为什么游客无需注册即可领取无限卡?微信读书其实在利用用户「损失厌恶」的心理 。
损失厌恶 , 当用户同时面临获得或者失去某种福利时 , 失去福利更令他们感到厌恶 。
用户领取后 , 由于不想失去「20 天无限卡」的福利 , 就有更大的几率注册账号 , 微信读书通过这种方式 , 高效完成了用户激活 。
其次 , 为了进一步降低用户的阅读门槛 , 微信读书还开放了「用户阅读批注」功能 。
一方面 , 已经阅读过的用户可以对一些专业内容进行解释 , 方便更多用户理解 。
例如 , 有用户将科幻小说中的“三恒星系统”和现实宇宙进行对比 , 解释两者的不同 , 方便大家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
这样一来 , 用户省去了查找“专业信息”的时间 , 还通过批注获得了更多相关内容 , 大大提升了阅读效率 。
2亿用户的「微信读书」,是怎么“骗”年轻人读书的?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 , 有时候文章中的同一段话可以得到十几个不同想法的评论 , 使阅读变得更具有趣味性 。
例如 , 在刘慈欣的《超新星纪元》中 , 同一片段有 655 人划线 , 有 17 条相关的留言内容 。 在首条评论下 , 还有 7 人进行了评论 , 表达自己的观点 。
2亿用户的「微信读书」,是怎么“骗”年轻人读书的?
文章图片

2)成长期:培养阅读习惯 , 增强用户粘性
当用户进入成长期以后 , 微信读书就一直在引导用户持续使用产品 , 进而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 。
① 读书时长 , 兑换多种奖励
为了延长用户使用时间 , 微信读书采用了阅读激励机制 。
在主页的最上方 , 用户可以查看自己本周的阅读时间 , 并按照阅读时长和阅读天数得到对应的奖励:
2亿用户的「微信读书」,是怎么“骗”年轻人读书的?
文章图片

阅读时长:用户读 1 分钟、1 小时、3 小时、5 小时可以获得「一天无限卡」作为奖励 。
阅读天数:用户读 2 天、 4 天、 7 天可以分别获得不同的无限卡或书币奖励 。
2亿用户的「微信读书」,是怎么“骗”年轻人读书的?
文章图片

这样的好处非常明显:一方面 , 微信读书通过这种“读书时长兑奖”的方式 , 让“读书”这一举动更具有获得感 , 大大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
另一方面 , 用户在获得了“无限卡”后 , 又可以接着享受免费的阅读资源 , 形成良性循环 , 用户粘性因此不断增强 。
【2亿用户的「微信读书」,是怎么“骗”年轻人读书的?】除了阅读时长兑奖励 , 微信读书还设置了“组队攒积分赢奖品”:通过社交组队 , 提升用户的阅读时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