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丝一号”卫星助力汤加救灾

IT之家 1 月 21 日消息 , 1 月 15 日 ,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的水下火山 Hunga Tonga 剧烈喷发 , 导致海底光缆受损 , 汤加全部网络中断 , 全国通讯中断 , 外界一度无法与该国取得联系 。
据央视新闻报道 , 汤加火山喷发后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38 所第一时间利用我国 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海丝一号对火山喷发的重点区域进行应急拍摄 , 连续两次成功获取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地区与洪阿哈阿帕伊火山地区的灾后 SAR 卫星影像 , 在全球率先拍摄完成火山喷发灾区的高分辨率雷达卫星数据 , 为灾情实地核查和分析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
我国“海丝一号”卫星助力汤加救灾
文章图片

IT之家了解到 , 我国首颗商业 SAR 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海丝一号”于 2020 年 12 月 22 日中午 12 时 37 分 , 搭乘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并于 12 月 25 日 23:59:32 首次获得成像 。
我国“海丝一号”卫星助力汤加救灾
文章图片

“海丝一号”由厦门大学、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 。 这颗卫星重量仅为 185kg , 可实现 SAR 图像直接在星上进行处理 , 卫星业务寿命可达 5 年 。
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具有较好的穿透性 , 使图像的获取过程基本不受天气的影响 , 并且能够穿透地表一定厚度的植被、沙土、积雪等 , 获得表层以下的图像 。 同时 , 星载 SAR 作为一种主动微波传感器 , 采用电磁波获取图像信息 , 与光学卫星图像相比基本不受光照条件、昼夜时间的影响 , 能够实现对同一区域较为稳定的周期性拍摄服务 。
【我国“海丝一号”卫星助力汤加救灾】据中国国际电视台 CGTN 报道 , 汤加通信运营商 Digicel 已通过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救援飞机拿到了新的卫星通信设备 , 计划在接下来的 24 到 48 小时内安装 , 届时汤加主岛上的人有望能收发邮件、浏览网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