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世界已经说已经有很多两极分化 。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 贫富差距分化严重 , 导致的富人越富 , 穷人越穷 。 以前我们在读书的时候 , 90年代读中学的书本上说 , 社会发展的矛盾 ,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和目前国家物质文化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 。 那么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人们追求生命的意义和生命原本毫无意义之前的矛盾 , 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 , 需要构造什么样的世界?
我们觉得元宇宙就是这个答案 。 元宇宙最终会提升人类整体的幸福感 , 使大家都有更多的机会上升到自我价值实现和尊重上 , 把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价值 。 所以我们认为元宇宙的价值在于是提升人类整体的生存状态 。
3) 沉浸感是元宇宙的基石
元宇宙的基石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促使元宇宙概念火热起来?这要从元宇宙的八大要素说起 。 Roblox公司曾经定义元宇宙的八个要素为:身份、朋友、沉浸感、文明、经济系统、低延迟、多元化和随时随地 。 我们认为这八大要素并不是平行关系 , 而是有主次之分 。 在PC所处的桌面互联网时期及手机所处的移动互联网时期 , 身份、朋友、文明、经济系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等要素早已存在 。 我们已经可以做到在微信进行身份认证 , 在朋友圈里进行高质量的互动 。
然而桌面与移动互联网唯独没有“沉浸感”要素 。 我们认为 , PC和手机没有开启元宇宙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用户通过二维设备“观察”三维世界 , 缺少足够的“沉浸感” 。 缺少沉浸感 , 我们就无法将自己代入虚拟世界中 , 也就无法相信元宇宙是真实存在的 。
这里可以分享一个冷知识 , Virtual Reality通常直译是虚拟现实 , 这里可能存在一个翻译误区 。 实际上英语Virtual的词义是“事实上接近 , 近乎实际的” , 而虚拟是意指“虚构的、虚假的” 。 Virtual Reality如果直接翻译应叫做“近乎现实” , VR行业的真正的目的是要做到接近现实 , 靠近现实 。
很多哲学和心理学理论都能够用来解释“沉浸感”的重要性 。 全世界最伟大的三位犹太人分别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以及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 弗洛伊德曾经在心理动力论中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 这个概念用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与相互作用关系 。 “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 , 受意识遏制;“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 弗洛伊德认为 , 除了能够主动进行认知的“自我”以外 , 我们心底里还有潜意识的存在 。 其中 , “本我”是“底层的我” , 决定我们的欲望和需要 , 就像冰山一样 , 90%是在海平面以下的 , 不易被察觉 , 但却是我们所有情绪的源泉 。
在我们遇到心仪的异性时 , 还未对异性的外貌产生理性判断前就会开始脸红 , 这是因为本我控制的神经元和面部血液循环系统就让我们开始血液循环加速 。 而“自我”是感受到这些后 , 我们才会产生“见到TA脸红心跳”的意识 , 最后在本我、自我的作用下 , 产生上层的“超我”的想法 , 就是“我好像爱上Ta了” 。
沉浸感人格模型中 , 显示“自我”和“超我”都是在“本我”的依托下产生的 , 这三部分独立存在并且相互影响 。
VR技术通过模拟物理环境——光、声音、气味、味道、运动 , 并以模拟出的物理环境来影响我们的眼、耳、鼻、舌、体感、触觉 , 由此产生化学激素和电信号来影响到本我 , 继而影响到自我和超我 。 这也就是VR让人们产生“身临其境感”的心理基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