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 小派科技举办了“虚拟成真·小派科技2022线上媒体分享会” , 小派科技CEO任攀在会上介绍了对元宇宙和VR产业的观点及理念 , 包括VR和元宇宙的关系、沉浸感对元宇宙的意义、沉浸感对VR硬件所提出的要求及VR 3.0的行业标准等 。
下面VR小报就帮助大家梳理了此次媒体分享会最为干货的部分 , 以下是任攀的内容分享 。
文章图片
图:小派科技CEO任攀
一、 元宇宙的形态、目的和重要影响因素
1) 元宇宙的形态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可能对元宇宙有不同的想象 , 目前也没有确切的说法 。 如果让我去概括元宇宙的定义 , 元宇宙是吸纳了信息、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VR、AR、MR游戏引擎技术的综合性革命 。 元宇宙向人类展现出的是构建与传统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的可能性 。
简单说来 , 目前的元宇宙概念就如同一锅大杂烩 , 为我们描述了Web 3.0时代的前景和可能性 。 Web 1.0指桌面互联网时期 , 依托的硬件是电脑;Web 2.0指移动互联网时期 , 主要依托硬件是手机;Web 3.0时代 , 就是我们认为的元宇宙时代 。 它的硬件交互是通过VR设备来完成的 , 并整合了5G和区块链技术作为其底层的数据技术 。
2) 从不同维度解释元宇宙的目的:满足欲望 , 打破局限 , 提升幸福感
公元前5世纪 , 古希腊的智者普罗泰戈拉有一个著名哲学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 。
命题的本义是 , 应该用人去丈量我们认知的边界 , 人是那些已经存在的事物的尺度 , 也是那些并不存在的事物的尺度 。 虽然这个命题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 但它应用在这里为我们解释元宇宙的目的非常合适——元宇宙就教我们从人的视角来正视自身的需求 。 元宇宙满足了人的欲望 , 打破了人的局限 。
从人类发展角度来说 , 竞争是人类在进化中能够胜出并成为高等物种所依赖的天性 , 但文明的发展压制了人的本能 。 人类个体无时无刻不试图摆脱现实世界的诸多束缚 , 而我们却被各种规则条款制约着 。 元宇宙的出现为人类个体摆脱束缚提供了可能性 。 同时 , 人生只有一次 , 还未必尽如人意 。 元宇宙的出现也为人类在有限的人生中 , 提供了体验更多角色和生活的可能性 , 从而增加了人类生活的丰富程度 。 人的一生面对的选择都是单选题 , 但是其实我们有时候想做多选题?我们“想要”、“还要”、“全部要” , 我们想做这样那样的事情 , 有可能全部做到吗?元宇宙给了我们这种可能性 。
我们也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去解释元宇宙的价值 。 1943年马斯洛指出 , 人的诸多需求并不是对等的 , 而是分层次的 。 人类的需求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式的等级 。 从金字塔的底部由下至上 , 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 , 安全(工作保障) , 爱和归属感(友谊) , 尊重 , 自我实现 。 前四个级别通常称为缺陷需求 , 而最高级别称为增长需求 。 人的一生几乎就是通过不断的攀登这个金字塔来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
现实生活中人群在金字塔的不同层级所拥有的幸福感差距 , 呈现纺锤型分布:有些人刚刚吃饱 , 有些人仅仅拥有了安全感 , 有些人获得了爱 , 有些人得到了尊重 , 只有极少数的人才做到了自我实现 。 比如说伊隆·马斯克、扎克伯格 , 他们拥有的“自我实现”级的幸福感 , 是处于下面几层的人所不能够理解的 。
通过元宇宙技术提供的各种可能性 , 让人类的整体幸福感提升 , 去获得马斯洛需要层次金字塔上三层的体验 ,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