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丨华商韬略 泽良
“在导致肺癌的程度上 , 使用没有通风设备的炉灶与吸烟差不多 。 ”美国的《国家癌症学会杂志》在对数万个家庭进行调查后 , 得出这个结论 。
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也将厨房空气污染列为高血压、吸烟和酗酒之后最大的健康隐患 。 并指出 , 每年因持续吸入厨房用火所产生的烟雾而死亡的人数 , 比疟疾、结核病和艾滋病的致死总数还要多 。
油烟污染一直是厨房的心腹大患 , 对于中国这种酷爱“煎炒烹炸”的烹饪大国来说更是如此 。
早年间 , 中国家庭的解决油烟污染办法基本靠天 。 简易的灶台配上敞开的大门 , 炊烟一起、污染走多远就看风多大 。 剩下的 , 做饭人却只能靠一双“铁肺”抗住 。
后来 , 家庭条件好一点了 , 人们就架起排风扇 , 不靠天靠电了 , 但效果差强人意 , 比起中式重油污的污染 , 被排风扇赶走的油烟只是少部分 。 而且 , 那时候没有收集油脂的措施 , 家庭的烟火气都变成了糊一墙的“油泥” 。
中国人厨房开始变得有生活质量 , 还真得感谢外资 。 上世纪90年代 , 以西门子、松下为代表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 “吸油烟机”的概念被带到国内 。
彼时是“欧式”当道 , 人们也开始意识到 , 为了家里的整洁健康 , 需要一台吸油烟机 。 中国人的厨房 , 开始体面起来 。
中国企业也开始“摸着石头过河”陆续加入战局 , 比如1996年 , 宁波的方太就建立了30万台吸油烟机生产线 。
说“摸着石头过河” , 是因为吸油烟机是“舶来品” , 怎么搞中国企业也是没有经验 , 专利是西方的、标准是西方的 , 消费者心智里也是西方的大牌货 。
另辟蹊径 , 不能也不允许 。
所以 , 市场竞争 , 吸油烟机虽然是群雄逐鹿 , 但中国企业只是个配角 , 亦步亦趋的边学边干 。
2010年时 , 央视播出了一则《厨房油烟加剧家庭主妇肺癌风险》的调查报道 , 让方太明确了吸油烟机最核心的目的是避免用户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消费者需要告别“欧式” , 中式重油污还得需要中国方案 , 外资搞不定也搞不懂 。
但是 , 大部分企业还是遵循“跟随策略” , 比拼参数、样式等 。 因为一直以来 , 用户就被这么教育起来的 , 循规蹈矩不费力气 , 开拓则需要成本 。
但与此同时 , 围绕“健康” , 方太投入大量资源开发“不跑烟”的吸油烟机 , 精进吸油烟技术 。
2013年 , 方太推出的新一代风魔方吸油烟机 , 刷新了大众对不跑烟体验的认知;隔年 , 云魔方吸油烟机再度升级 , 创新应用“蝶翼环吸技术” , 打破了之前欧式外观与吸油烟效果不可兼得的行业定论 。
2016年 , 方太完成了对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相关标准的主导修订 , 这是IEC国际标准历史上首个由发展中国家作为组长的标准修订 , 大大增强了中国吸油烟机行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
处理中式重油污 , 终于有了更适合的中国标准 。
同年 , 方太推出集成烹饪中心 , 成为业内第一款重构中式烹饪的集成解决方案 。 仅上市两年 , 这款产品就进入了30多万个中国家庭 。
今年 , 方太又推出了第2代集成烹饪中心 , 将创新点聚焦重塑中国厨房微生态 , 破解了夏日烹饪闷热难捱的痛点 。 为了研发可制冷的吸油烟机 , 专门做“热生意”的方太 , 仅在制冷技术上就积累了20件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