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谁是中国房企最大地主?( 二 )

一个房企的寿命 , 取决于拿地能力与运营能力 。 特别是拿地能力 , 更是直接关系到房企的生与死 。 没有土地、没有项目的房企 , 肯定是要死掉的 。 有土地、有项目的房企 , 后面拿不到土地、没项目开发 , 肯定是等死的 。 所以 , 能不能拿到土地 , 是检验房企能不能活下去的最高标准 , 所谓手中有粮 , 心中不慌 。 优质且充足的土地资源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

从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拿地榜单数据来看 , 头部房企在2020年的扩张会比2019年更猛烈一些 。 去年房企拿地金额排行榜中的前8名 , 依次为万科1610亿元、碧桂园1303亿元、保利发展1166亿元、中海地产1034亿元、融创中国1000亿元、华润置地813亿元、绿地控股804亿元、龙湖集团759亿元 , 8家房企拿地金额高达8489亿元 。

万科、碧桂园、保利三家的拿地金额更是连续三年位列榜单前三名 。 可以预见 , 在2020年 , 这些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房企 , 依然是活跃在头部的房企 , 不但活下去 , 而且日子继续滋润 。 此外 , 土地价格在2019年下半年上涨明显 , 尤其是强二线城市 , 在2019年下半年地价上涨之后再拿地的中型房企 , 在2020年会奋起一搏 。

2019年:拿地面积排行榜

中指研究院报告指出 , 2019年 , 房企拿地稳中有升 , 新增土储金额和面积均有所提升 。 万科、碧桂园、保利连续三年位列榜单前三 。 长三角、中西部市场持续火热 , 交易金额和成交面积分列四区域第一 , 远超其他区域;房企在南京、宁波拿地金额同比增长超50% , 增幅最为显著 。

从拿地面积来看 , 碧桂园、绿地、万科拿地面积位列前三 。 2019年1-12月 , 碧桂园以4253万平方米拔得头筹 , 绿地和万科分别以3577万平方米和2996万平方米分列二、三位 。 2019年 , 拿地面积TOP100房企拿地总面积59655万平方米 , 同比增长10.4% 。 TOP10房企拿地总面积22579万平方米 , 占TOP100房企拿地面积的37.8% , 拿地规模显著 。

2019年:拿地金额排行榜

从拿地金额来看 , 万科、碧桂园、保利优势延续 , 连续三年位列榜单前三 。 其中 , 万科以1610亿元拿地金额位居榜首 , 继续蝉联首位 。 碧桂园则以1303亿元锁定第二位 , 保利以1166亿元稳居第三位 。 12月 , 保利在土地市场表现不俗 , 5天内以134亿元在广州获取多宗土地 , 又分别于佛山、中山、泉州、福州、武汉等城市获取多宗土地 。

房企拿地稳中有升 , 头部房企拿地势头持续保持 。 全年拿地金额超千亿房企为5家 , 较2018年增加2家 。 TOP100房企拿地总额27835亿元 , 较2018年增长17.7% 。 TOP50企业拿地总额22391亿元 , 较2018年增长34.8% 。 TOP10企业2019年拿地总金额为9702亿元 , 占TOP50企业的43.3% , 较2018年占比上升1.0个百分比 , 头部房企拿地势头持续保持 , 拿地比较稳健 。

具体来看 , 中海、融创、金地拿地金额增速较快 , 其余房企拿地金额与去年持平有小幅提升 。 万科、碧桂园、保利优势延续 , 连续三年位列榜单前三 。 其中 , 万科以1610亿元拿地金额位居榜首 , 继续蝉联首位 。 碧桂园则以1303亿元锁定第二位 , 保利以1166亿元稳居第三位 。

房企收并购力度加大 , 丛林法则日益明显 。 2019年土地市场稳中向好 , 土地价格略有上升 , 房企持续加大收并购力度 , 获取优质项目的同时 , 有效降低拿地成本 。 具体来看 , 上半年 , 世茂收购泰禾、万通、明发等多家企业多个项目 , 获取杭州、广州在内的多个热点城市的优质资源 。

融创先后以67亿元收购新湖中宝项目、以152.69亿元收购云南城投51%股份 , 在收并购市场表现格外亮眼 。 此外 , 保利、绿地、金科、招商蛇口、中海、碧桂园等企业均在收并购市场发力 , 积极获取优质土地资源 。 国家队拿地相对稳健 , 部分房企拿地表现积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