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耀,与长期主义背道而行


陆正耀,与长期主义背道而行

文章图片
图1/4
他是精准的金融炒客 , 也是眼光毒辣的商业鬼才 , 但他好像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并不十分在意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樱木
来源:新熵(ID:baoliaohui)
预制菜的爆火 , 让在资本圈几近“溺水”的陆正耀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 趣小面的失利 , 让这个资本狂人突然不自信起来 , 频频倒手 , 从换名字(从趣小面到趣巴渝)到换产品 , 似乎失去了往日操作瑞幸、神州时的笃定 。
但好在预制菜让他扳回了颜面 。 万亿赛道 , 时代风口 , 大佬入局 , 火箭升空的速度 , 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 , 资本市场的反应最为剧烈 , A股中几个名不见经传的股票齐刷刷涨停 , 随后媒体报道如涨潮的大海一样 , 汹涌而来 , 一个个20cm的k型柱好像是庆祝的烟花 , 照耀着那位及时入局的福建商人 。
幸福来的非常突然 , 媒体好像也有意煽风点火 , 导演一出大佬归来的戏码:
“顺藤摸瓜 , 发现“趣巴渝”背后的公司为舌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旗下拥有预制菜品牌“舌尖工坊” , 陆正耀在其任职战略委员会主席 , 这家公司也于2021年8月获得盈科资本领投的5.5亿人民币A轮融资 。 ”“舌尖科技计划在2022年开店3000家” 。
当然 , 陆正耀的团队也非常配合、高调入场、激情满满、保持亢奋 。 除了派出CEO出来接受专访之外 , 据知情人士了解称1月以来 , 已有多名舌尖工坊的工作人员开始在朋友圈、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布招募合作伙伴的信息 , 称舌尖工坊是由打造过瑞幸咖啡的团队孵化出来的最新项目 , 迎合当下最热的预制菜风口 , 要让消费者“20分钟实现一桌满汉全席” 。
无论真假 , 一个新的故事就此开写了 。 随之而来的 , 还有许多疑问 , 比如 , 为何资本还会信任被扣上造假帽子的陆正耀?盈科资本作为一家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机构为何在自己不擅长的新消费领域 , 投了陆正耀一票?“上市型创业”到底是否带着原罪 , 曾经福建互联网的领军人物 , 到底是精准的金融炒客还是眼光毒辣的商业模式鬼才 , 一切的一切都有必要进行一番拆解 。
黑红也是红
事到如今 , 陆正耀依然可以说 , 自己所有的创业都是成功的 。
造假的瑞幸咖啡 , 整改过后经营数据180度转好 , 更从侧面印证了它商业模式上的优秀 。 2021年12月 , 瑞幸咖啡公布未经审计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 , 数据显示 , 第三季度公司总净收入23.502亿元人民币 , 较去年同期的11.43亿元人民币增长105.6% 。 其中 , 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75.8% , 联营门店较去年同期增长355% , 达到4.161亿元 。 另外 , 瑞幸咖啡门店总数则攀升至5671家 , 其中自营门店4206家 , 较同期增加了6.4%;联营门店1465家 , 较同期增加了66.7% 。
【陆正耀,与长期主义背道而行】而瑞幸的入场 , 某种程度催化了中国咖啡行业的进化 , 一向不屑于外卖 , 强调场景化的星巴克 , 2022年第一个大动作 , 就是和美团牵手 , 补足之前的短板 。
更夸张的“喜讯”来也随之而来 , 据外媒报道 , 瑞幸咖啡正在研究在美国重新上市的计划 。 随后瑞幸咖啡回应媒体称:报道不实 。
神州系就更不必说了 , 明显是瑞幸牵连的结果 , 多米诺骨牌效应之下 , 受了无妄之灾 , 甚至有人设想 , 神州租车作为新三板昔日龙头 , 如果能熬到北交所开张 , 一切都是未可知 。
其实对于陆正耀扼腕叹息者很多 , 在《沸腾新十年》中曾有这样的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不是因为陆正耀急于收购宝沃汽车 , 已完成出行生态链的全闭环 , 瑞幸咖啡就不必以如此激进的速度上市融资 , 本来完全是一局可以下好的慢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