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玩转手机银行?金融机构加速推“长辈模式”( 二 )


3、连续多次输错手机银行登录密码 , 手机银行锁定后怎么办?
由于输错手机银行登录密码导致手机银行信息锁定 , 不少银行的系统会在次日自动解锁 。 用户也可以选择携带有效证件及银行卡前往银行柜面进行解锁 。
4、如何保障手机支付密码安全?
1)增加密码长度 。 手机银行密码可以设置8到20位长度 , 较长的密码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
2)密码字符组合尽量复杂 。 使用数字和字母混排的、无规律性的字符串作为密码将有利于提高密码的安全系数 。 不建议使用简单的字符串或使用有规律/容易被猜测的字符串作为密码(例如:电话号码、车牌号、门牌号、生日、身份证件号等字符串作为密码) 。
3)定期修改密码 。 定期修改密码也是防止密码泄露的有效方法 。
4)任何时候不要将密码透露给其他人 。
5)在使用时进行必要的遮挡 。
5、手机丢失后 , 如何保障关联账户资金安全?
及时申请冻结银行卡和与之关联的支付服务;如果手机具有远程锁定功能且用户掌握相关操作方法 , 在手机丢失后 , 立即将手机锁定 , 必要情况下直接清空手机 。
6、如何更好地保障手机支付安全?
1)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 任何时候保管好手机 , 安装可靠的安全软件 , 不点击不明链接 , 不随意扫描无法确认是否安全的二维码 , 手机异常及时处理等 。
2)保管好个人信息 , 包括身份证、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隐私信息 。
3)关闭小额免密支付功能;设置每日交易限额等 。
如何玩转手机银行?金融机构加速推“长辈模式”
文章图片

【爸妈说】
老年人对手机银行接受程度如何?
采访人员近日随机采访了北京地区十余位60岁以上老人 , 其中不少受访者仍倾向于到银行线下网点办业务 , 因为“不太了解”手机银行 , 日常办理的业务种类也较为单一;他们多数不知道有老年版的金融App , 但在安全前提下 , 不排斥尝试使用 。 也有多位受访者已适应了数字化生活 , 日常缴水电费、旅途支付等都是线上操作 。
年近70岁的李女士(化名)称 , 自己更多选择在线下银行网点办理业务 , 因为“更放心” 。 她下载了手机银行 , 但更多是孩子帮着操作 , 因为自己“不熟练 , 怕失误了” 。
退休的周先生(化名)称 , 对适老化的金融App不太了解 , 但如果学会 , 他愿意使用 。
对于适老化金融App的理解 , 一位受访者认为就是“安全 , 尽量简便” , 因为老年人对现代化的东西接受得比较慢 。 他觉得当前手机银行页面和功能都比较繁杂 , 不太容易找到所需业务的入口 。
61岁的赵女士(化名)则非常适应数字化生活 。 她表示 , 自己一般不用现金 , 转账都是线上 , 觉得“更方便” , “去年我们自驾游到云南 , 兜里只装了1000元现金(基本都是线上支付) 。 ”不过她也不知道有老年版手机银行 。
还有一位女士也能熟练地在线缴费 , “现在家里都安装智能电表了 , 在家就能轻松缴费 。 ”她说道 。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程维妙 吉喆 王恺一 任婉晴 编辑 陈莉 校对 杨许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