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适老化 大字版+语音助手降低门槛

智能手机适老化 大字版+语音助手降低门槛
文章图片

资料图/IC
“手机上的字确实有点小 , 有时候看着比较费眼睛” 。
在信息化时代 ,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主动拥抱网络和智能终端 , 并喜欢在手机上进行社交、购物、娱乐等活动 。 但是 , “数字鸿沟”仍是摆在老年人面前的难题 , 将不少老年人阻挡在了智慧、便利生活之外 。
目前不少手机App已经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 由于宣传力度不足 , 老年人信息相对滞后等原因 , 部分老年人对此并不了解 , 也不会进行设置 。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近日采访中 , 不少老人表示平日使用手机主要是打电话 , 发消息以及刷一刷短视频 。 “感觉App比较复杂 , 好多功能不会用 , 也不太敢操作 。 ”受访老人称并不了解App适老化改造 , 平日有问题主要依赖儿女帮忙 。
“银发族”最爱社交类、短视频App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 截至2020年6月 , 我国非网民规模仍高达4.63亿 , 其中 , 因为不懂电脑/网络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48.9%;因为不懂拼音等文化程度限制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8.2%;因为没有电脑等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4.8% 。 这些问题 , 不少老年人可以说是兼而有之 。
过去十多年时间 , 智能手机以其相对经济的成本、多种实用功能以及友好的交互界面 , 为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通往网络世界打开了一扇门 。 然而 , 尽管优点很多 , 智能手机的使用仍然有不低的门槛 , 也很少有针对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进行功能和体验上的优化 。 这在客观上让不少老年人无法进入便利的数字化世界 , 已经用上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一些老年人 , 在使用上也面临着诸多不便 。
中国移动北京一家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 “银发族”使用频次最高的App类型主要是社交类 , 比如微信 。 除此之外 , 还有短视频、移动支付、新闻资讯和购物等各种App 。 其中 , 短视频除娱乐属性 , 也承载了老年人资讯获取的功能 。
这位工作人员称 , 在内容上 , “银发族”偏好时事热点、正能量、养生、生活常识等实用内容 。 而安全类服务上 , 例如防骚扰、防欺诈、高危网站拦截、位置监测等 , 则是老年人的子女最关注的服务类别 。 为此 , 营业厅还办了专门的“银发手机大讲堂”来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 。
智能手机的“适老化” , 不是仅仅做几个大字版的App就够了 , 要让老年人在数字世界中更好地生活 , 还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家庭等多个方面的支持 。
2021年底 , 工信部称开展了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改造 , 对173家网站和App完成改造 , 解决了老年人看不懂、学不会、用不好的问题 。 在疫情仍然存在的情况下 , 很多老年人通过智能手机使用通信行程卡出现问题 , 工信部专门组织开发了短信验证行程卡 , 解决了这些老年朋友的关切 。 下一步 , 工信部将锚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目标和艰巨的任务 , 持续推进老年用品和服务创新 , 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 加速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
手机使用指南
老年人如何选购智能手机?
在选择上 , 不能一味图便宜 , 应该根据需要和经济能力 , 选择屏幕素质好、各方面配置够用的智能手机 。 因为老年人普遍存在视力、听力减退等问题 , 建议可以选择屏幕大、音量大的智能手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