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消费者 , 我应该有权知道产品的具体信息 , 包括克重和加工工艺 , 但在购买的过程中 , 店员对商品信息却有所隐瞒 , 还把戒指的价格吊牌回收了 , 也没有相关的产品质量报告证书 , 我觉得很不正规 , 可是只能自认倒霉了 。 ”林湘说 。
“后来我看了一些知名品牌的金店 , 一口价黄金都标明了克重以及具体工艺费 , 可以在了解详细信息之后再购买 , 我觉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 ”林湘说 。
除了林湘 , 还有很多消费者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反馈在购买或者换新黄金首饰过程时 , 存在被诱导购买一口价黄金的情况 。 在购买兑换一口价黄金的过程中 , 不仅没有告知一口价黄金兑换规则 , 也没有明确标记首饰克重等 。
在购买黄金等贵重饰品的过程中 , 店员能否拒绝告知商品的详细信息呢?
朱巍告诉采访人员 ,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具有知情权 。 按照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在购买贵重金属时 , 克重以及质量保证书是必须要有的 。 如果缺少这两样东西 , 让消费者以盲盒的方式购买商品 , 就是一种典型的欺诈行为 。
“消费者在购买贵重金属时享有知情权 , 包括了解克重、工艺、兑换规则等 。 如果店员拒绝告知相关信息 , 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 ”刘俊海提醒道 , 消费者应该学会明明白白看广告、认认真真签合同 , 淡定从容存证据、依法理性去维权 。
以免费体验为噱头
诱导客户办卡消费
近年来 , 美容领域也一直是套路消费者消费的重灾区 。
采访人员在某社交平台输入“美容院骗局” , 立刻就能检索到很多网友分享的被美容院套路的帖子 , 在帖子下方的评论区能找到很多有相同经历的受害者 , 他们被骗的金额在几百元至几万元不等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 , 输入“美容院” , 相关的投诉记录多达912条 , 具体投诉理由包括但不限于以免费体验为噱头将女性骗入美容院强买强卖、虚假宣传、洗脑办卡、花钱无效果等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不少爱美人士是这样落入美容院的套路的:在地铁口、商城被推销人员拦下来 , 领一张免费的体验券或是到店领礼品 , 帮他们完成一个任务 , 年轻的女孩多数出于善良伸出援手 , 没想到却落入了消费陷阱之中 。
2021年12月14日 , UP主“给我一个镜头V”发布了一条暗访广州岗顶一所美容院的视频 , 记录了进店之后服务人员是如何诱导其消费的 。
一开始 , UP主在街边收到免费领礼品的礼品券后 , 走进了该美容院 。 其在路上还多次询问推销人员是否免费 , 进店后服务员要求其登记姓名、电话 , 然后对其进行皮肤检测 , 再根据皮肤状态赠送相关产品 。
当UP主进入一个房间之后 , 服务员说“我们这边是有消费的” , 随后在他脸上涂上一种很油的精华液 , 表示如果几分钟后皮肤吸收了就证明皮肤状态好 。 然后又用一个所谓的皮肤透析仪在他脸上涂了一圈 , 说“如果皮肤变黑 , 就表示皮肤垃圾毒素多 , 要深度清洁” 。 涂完之后 , UP主的脸变得暗黑 。
一位店员进来说道:“这个透析原价898元 , 现在特价198元 , 要求其签字下单 。 ”技师这时又拿出一个原液说:“涂在脸上 , 几分钟后黑色变浅就不用精华液了 。 ”其间 , 技师和店员不断地推销 , 要求其购买产品 。
随后 , 他带着被涂黑的脸直接出去 , 在附近某快餐店里用洗面奶洗掉了 。
UP主表示自己之所以不购买产品 , 就是想知道导致脸变黑的到底是什么 , 清水是否能洗掉 。 后来他咨询业内的朋友才得知 , 技师在其脸上涂的是竹炭类的物质 , 用普通湿巾和洗面奶都可以洗掉 。 而很多消费者真以为变黑是脸上的毒素 , 于是被美容院进一步诱导消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