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_原题是:因为盲 , 所以贵?
谢若琳
一个59元的盲盒 , 却让无数粉丝为之疯狂 , 一掷千金者大有人在 。 过去两年 , 盲盒经济站上风口 , 仅在小红书平台上 , 就有125万篇关于盲盒的笔记 。
从消费心理来看 , 盲盒之所以比一般商品更受追捧 , 关键在于“盲”字 。 不止一位消费者对笔者表示 , 消费快感在于拆盲盒的一瞬间 , 当盲盒里的商品确定后 , 兴趣也随之消失了 。 甚至有粉丝称 , 自己闲暇时喜欢在小程序里抽盲盒 , 抽完都不需要看实物 , 直接在二手平台上转手卖掉 。
2021年 ,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 , 人均GDP突破8万元人民币 , 按年平均汇率折算 , 突破了1.25万美元 , 已经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 。 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 , 以“盲盒”为代表的潮流玩具和时尚消费产业 , 正成为年轻人寻找存在感、进行社交的重要方式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 , 国内潮玩市场的规模从2015年的63亿元 , 增加到了2020年的294.8亿元 , 复合年增长率在46.36% , 预计市场规模在2024年会达到763亿元 , 2030年将突破1100亿元 。
因此 , 盲盒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 2021年上半年 , 泡泡玛特毛利率为63% , 同时该公司旗下一系列产品宣布提价 , 从59元提至69元 。 一款盲盒产品如何定价 , 应该是以产品品质驱动 , 而不是靠“赌博心态”的销售模式或鼓吹稀缺的营销手段 。
高净利润率背景下 , 盲盒产业乱象频出 。 一方面 , 部分商家利用盲盒作为噱头 , 将过期、临期、滞销商品重新包装出售 , 侵害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 , 部分商家刻意营造盲盒的稀缺性 , 搞饥饿营销进行炒作 。
盲盒行业的发展亟须规范 。 近日 , 《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正式出台 , 这是盲盒行业第一份指引 , 也是行业监管的风向标 。
笔者认为 , 指引倡议远远不够 , 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细化规则 , 借鉴上海市的经验 , 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对盲盒行业进行清理和规范 。 具体来看 , 第一 , 应定期抽查盲盒产品 , 设置专门的筛查机制 ,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第二 , 建立完整的售后体系 , “盲盒不退”等霸王条款应明确废除;第三 , 规范盲盒营销、宣传方式 , 杜绝“必中手机”“必中钻石”等虚假宣传;第四 , 明确企业违规范围 , 出台相关惩戒措施;第五 , 坚持对未成年人禁售 。
【因为盲所以贵?盲盒产业乱象频出】在规则清晰完善之前 , 企业要守住商业规则的底线 , 依法诚信经营 , 积极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 同时 , 消费者应树立健康的消费观 , 擦亮眼睛 , 谨防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