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这是一次目标明确的职业转型 , 不如说是行业低迷下不得已的沉淀期 。 朱珠揣摩其他博主拍摄、修图、文案的风格 , 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制作一篇吃喝玩乐的图文内容 , 发布到携程、马蜂窝、小红书和大众点评上 。 一举爆红的博主显然是幸运儿 , 朱珠花了大半年时间在各平台积累了上千名粉丝 , 但没有收入 , 只能依靠过去的存款生活 。
离职时 , 朱珠认为自己再也不会投身旅游业了 , 毕竟国内疫情反复 , 境外游的恢复更是遥遥无期 , 旅游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 2021年下半年 , 自媒体运营陷入瓶颈 , 朱珠试图转行 , 投简历却屡次碰壁 , 反倒是她的自媒体账号帮助她获得了内推机会 , 得到一份在线旅游平台的工作 , 自媒体也得以延续下去 。
“今年很多互联网人都在说逃离大厂 , 我自己就进了大厂 。 ”朱珠有点自嘲地说 , 她甘愿降薪10%接受这份工作 , 也没有拿年终奖 , “现在有一份工作就先做着 , 珍惜工作机会 。 ”
02
有技术的人不缺机会
尽管涨薪放缓是大势所趋 , 在部分所谓的“风口”行业里 , 高薪仍然存在 , 充当着抢夺人才、激励创新的利器 。
2021年 , 机会轮到了“硬核”技术领域 。 半导体、医药、新能源等相关行业不仅是过去一年 , 也将是未来几年同时受到资本和政策倾斜的行业 。 虽然整体发展的速度不如此前依赖移动互联网的公司发展那样迅速 , 人们已经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
相应地 , 掌握这些行业关键技术的人才成为抢手标的 。
在前程无忧公开的2021年4个季度薪酬调研数据中 ,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在其中3个季度中排名薪酬涨幅前五 。 拿半导体来说 , 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领域都对人才有旺盛需求 , 尤其是工程师这类高端人才 。 除了从海外引进成熟人才 , 行业也同样需要微电子、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国内高校生 。 周晶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 , 行业给一个985高校对口专业的研究生年薪可以开到30万到40万元 , 几乎比往年翻了一倍 , 而按照正常市场水平 , 研究生每年的薪酬增幅约在5%到10%之间 。
原本就走势向上的医药行业 , 因为疫情的警示而加速 , 相对小众的分支也得到重视 。
2021年9月 ,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 , 在一家医学检验上市公司做研发的荔枝接到了二三十个猎头的电话 。 猎头受托的客户不少为中小型创业公司 , 热钱的涌入让它们得以大举招聘 , 最高一家向她开出了30万元的年薪 , 比她目前的薪资高出了60% 。 “以前第三方医学检验或者独立的医学实验室 , (社会)能见度并没有这么高 。 ”荔枝说 。 而如今 , 外部机会增多 , 也加速了公司的人员流动 , 仅在过去一年内 , 她所在的科室就更替了60%的人员 。
外部要抢人 , 内部也想留人 。 公司不仅在2020年给研发人员增加了疫情补贴 , 还给其他基层员工提升了年终奖 , 是原来的2.5倍 。 薪酬之外 , 公司也开设了一些新岗位 , 满足员工不同的发展需求 。 荔枝就在去年主动要求往市场方向转型 。 在和上级主管反复协商后 , 公司设立了一个全新的职位 , 作为沟通临床医生、市场端和研发端的桥梁 。 现在 , 荔枝正忙着为2022年的“新”工作补习临床医学方面的知识 。
热门行业总是在变 , 但不意味传统产业的高薪机遇完全消失 。 传统产业的重心放在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上 , 试图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力 , 增加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力成本 。
来看看这些传统行业热门岗位的新鲜名字:汽车行业的电驱动软件开发、电驱动硬件设计、智能网联工程师 , 制造业中的机器人调试工程师、仿真工程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