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开始跟人类抢饭碗了( 六 )


作为目前头部虚拟偶像柳夜熙的运营团队、创壹科技创始人谢多盛表示 , “具体投入很高 , 不方便透露 。 就占比而言 , 技术本身投入占50%-60% , 策划运营等成本占20%-30% , 视频本身制作成本占20%左右 。 ”
对此 , 于歌也表示要能做出并做好虚拟偶像 , 投入成本并不低 , 包括时间精力和专业人力的投入 , 是有一定风险的 , 同时 , “公司基因也很重要 , 这决定了差异化打法 , 避免被卷 , 而且要有创新和洞察力 , 能够发现并抢占到一些市场空白” 。
“虚拟人的再度火爆离不开现实明星人设频繁坍塌的忧虑 , 以及元宇宙热潮的带动 , 这让本就处于探索之中的虚拟人产业加速推进了 。 某种意义上 , 元宇宙确实可以和虚拟人相互匹配 , 且在VR技术上有共生关系 。 但元宇宙目前只是史前阶段 , 并不能为虚拟人产业真正注入生命力 。 一些发展机会 , 可能只是一种牵强附会 。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张书乐说 。
现在能拿到虚拟数字人的船票 , 并不意味着以后就能登陆元宇宙的甲板 , 风口会沉淀 , 大浪淘沙后 , 还在候场的又会是谁呢?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罗曼尼、丁晚仁、山谷均为化名)
(封面图来源:电影《银翼杀手2049》豆瓣截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