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 小鹏汽车首发了激光雷达量产方案 , 我们能充分理解公司采用的融合方案 , 不只是单纯做视觉 , 还要同时关注多模态信息 , 视觉和和点云一起做 。 不少中国车企 , 包括造车新势力 , 在做自动驾驶的时候 , 也陆续公布了采用激光雷达和视觉感知融合的方案 。
来到小鹏汽车8个月 ,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2021年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 , 我坐在车上是真实感受到自己及团队写的代码在车上跑起来了 , 那种感觉不像是在互联网公司里 , 自己写的代码 , 不知道在哪里运行 , 甚至不知道有没有起到作用 。
【厌倦内卷的互联网人,都去了哪里?】在即将到来的第二季度 , 小鹏P5推送的XPILOT 3.5将能够支持小鹏车主在城市内使用智能驾驶功能 。 不过这对我们来说的另外一个挑战是 , 需要更加投入保证车主的安全 。
展望未来 , 在智能汽车时代 , 汽车的算力会逐步提高 , 拥有越来越强的自动驾驶能力 。 对我们来说 , 最令人激动的无疑是自监督学习的逐步落地 , 一方面 , 小鹏汽车自建了国内车企中最大规模的数据标注团队 。 另一方面 , 自监督学习能够加快车辆对于长尾数据的自学习能力 , 吃透数据 , 改变数据要单纯依靠人工标注的局面 , 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
2
姓名:Adam
职位:原为旷视HR , 现为理想汽车HR
我的职业路径 , 是从乙方到甲方 , 曾经在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从事HR工作 , 2021年4月跳槽到新能源汽车行业 。
因为是在的互联网技术公司 , 作为一名负责招聘的HR , 招人的时候 , 在技术考察之外更看重的是候选人的抗压能力、能否频繁加班 , 因为技术团队有很多高强度的项目开发、产品迭代 。
在车企 , 我们招聘的时候更看重候选人本身的专业技能上 , 相对来说 , 理想汽车还不像互联网公司那样内卷 。 招聘过程中 , 我们还会和候选人强调 , 理想汽车不提倡无意义的加班 , 更多强调要在有限时间里高效完成工作 , 能够平衡一下工作和生活 , 有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时间 。
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个现象是 , 以前是我们找人 , 现在是人主动找来 。 很多之前还在考虑大厂机会的候选人 , 现在反而倒回来问理想汽车是否还在招聘 。
2021年初 , 我决定换工作的时候 , 也有两个考虑:要不要继续留在互联网内卷 , 或者是换一个新兴行业 。 2021年7月这样 , 对互联网人来说 , 已经意识到客观因素对行业的影响太大 , 所以不少互联网人愿意看看别的行业 。
除此以外 , 互联网过于内卷 , 导致不少人都愿意看互联网行业之外的工作机会 。 如果互联网人想要跨界找工作 , 以汽车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会是不错的选择 , 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 , 也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 。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比较好 , “顺势而为” 。 这对于目前很多互联网人 , 或者刚离开互联网行业的人来说 , 是值得借鉴的 。 这个“势”体现的就是找工作 , 不仅要看大的市场环境 , 还要看国家的政策走向 。
对很多候选人来说 , 找工作、换工作应该关注以下几点:薪资水平、个人发展以及企业、赛道给的发展空间 , 再加上团队氛围、创始人风格等 , 以上因素满足一半 , 才有跳槽的意义 。 我也建议职场人 , 要做好未来三年、五年的职业规划 。
3
姓名:Anonymous
职位:原为美团UI设计师 , 现为某车企App UI设计师
我从互联网企业来到车企 , 算是个机遇 。 我离职后有别的机会 , 但某个下午来到某车企聊完之后 , 感觉比较投缘 , 也产生了归属感 , 再加上自己喜欢汽车 , 单位离家也近 , 就决定来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