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 , 据媒体报道 , 三星正在谋划重回中国智能手机市场 , 果真如此的话 , 苹果在国内市场下一步将面临一个可能的分食者 。
三星曾在中国市场拿到过超30%的份额;但2015年后逐渐在中国市场衰落 。 据Counterpoint的数据 , 至2021年Q3 , 包括三星在内的others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仅为3% 。
即便三星杀回来 , 能对苹果带来多大威胁仍需时间检验 。
2022年 , 苹果与自身相比 , 硬件出货将从抢占华为份额的非常态下的高速增长逐步回归常态 。 苹果的手机等硬件将继续回到产品力纬度的竞争;在全球智能手机领域 , 三星仍是苹果的头号对手 。
退一步讲 , 如果对手们发起价格战 , 苹果在硬件方面仍然具备显著优势和空间 , 它目前不仅是智能手机销量霸主 , 也是最赚钱的公司 。
2022财年Q1 , 苹果整体毛利率为43.8%;硬件业务毛利率达到了38.4% , 这是近6年来再次突破38%大关 。
反观同行 , 比如小米 , 2021年第三季度 , 小米整体毛利率18.3% , 其中 , 智能手机毛利率为12.8% , IoT毛利率为11.6% 。
说回特斯拉 。 2021年 , 在本土造车新势力“小蔚理”冲击年销10万辆的时候 , 特斯拉已经在冲击年销量破100万辆了 。 同期 ,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接近60万辆 。

文章图片
图8/9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
马斯克最近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表示 , 预计2022年交付量将轻松增长50%以上 , 仅凭弗里蒙特和上海工厂即可实现这一点 。
也就是说 , 2022年特斯拉销量将冲击150万辆甚至更高水平 。
就绝对交付量来说 , 本土新能源车只有比亚迪可以与之掰掰手腕 。
据报道 , 比亚迪曾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透露 , 2022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大约在110-120万辆之间 , 同比增幅在80%-100% 。
但比亚迪新能源车主打中低端市场 , 且只有一部分新能源车为纯电 , 与特斯拉的可比性不高 。
所以 , 2022年就销量方面 , 特斯拉仍将保持绝对领先优势 , 可能放眼全球都难找到真正的对手 。
与苹果类似 , 特斯拉的高毛利水平也让它下一步在价格策略上游刃有余 , 有实力碾压对手 。
2021年Q4 , 特斯拉的单车毛利率继续维持高位 , 达到30.6% , 这各水平碾压一大批超豪华车;造车新势力中 ,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 , 理想单车毛利率最高为23.3% , 其次是蔚来 , 单车毛利率18% , 都不及特斯拉 。
据《深网》报道 , 有特斯拉投资人透露 , 特斯拉曾称希望将毛利率稳定在25%左右 。 这意味着 , 待原材料价格恢复稳定后 , 特斯拉仍存在降价空间 。 追随者们在价格方面或将继续承压 。
硬件制胜 , 只是开始
从商业模式上看 , 苹果从智能硬件切入 , 只是赚钱的第一步;在硬件规模华基础上 , 他们延展出了服务等业务 , 这些都是新的盈利增长点 。
苹果收入构成包括:智能硬件(iPhone、Mac、iPad、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及配件)、软件服务 。
现阶段 , 智能硬件占据苹果营收的大头 , 但软件服务具备更快的增速 , 已经成为支撑苹果市值继续攀高的新收入支柱 , 且软件服务的毛利率远高于硬件 。 2022财年Q1 , 苹果软件业务毛利率提升至72.4% , 连续5个季度维持在68%—72.4%之间 。
从商业路径来看 , 特斯拉越来越像苹果:它目前收入包括:汽车(销售+租赁)、服务(售后车辆服务、保险等)、储能(太阳能屋顶和面板) 。
当下 , 特斯拉超80%的营收来自汽车销售 , 不过 , 储能和服务业务承载着特斯拉下个阶段的增长希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