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咤犬界200万年,竟因为挑食而灭绝

提到犬亚族动物中的老大 , 很多人会想到狼 。 狼体型相对较大 , 食肉 , 分布范围较广 , 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 , 从南到北都有它的踪影 。
虽然目前狼的自然分布很广 , 但狼的起源时间比较晚 。 狼在40万年前才起源于欧亚大陆 , 并在晚更新世(13万年—1.1万年)进入北美洲 。 相比之下 , 人属的出现已超过200万年 , 虎的祖先也早在25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华北 。
在狼崛起之前 , 称霸犬亚族的是谁?它的生存策略和狼相比又有哪些不同?
Part.1250万年前的犬科老大 , 非它莫属
在今天的犬亚族动物中 , 除了犬属外 , 还有3个演化支系 , 其一是非洲草原上的两种胡狼 , 即侧纹胡狼(Lupulella adusta)和黑背胡狼(Lupulella mesomelas) , 其二是非洲草原上的非洲野犬(Lycaon pictus) , 以及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的豺(Cuon alpinus) 。
时间往前推 , 在这些分支中 , 最有可能称霸犬科的动物可能是非洲野犬的史前亲戚——异豺(Xenocyon) 。
异豺和今天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非洲野犬同属一个演化支系 。 这个演化支系在更新世最早期的时候(250万年—260万年前)就已经扩散到了欧亚大陆北部 , 在东亚地区以安氏异豺(Xenocyon antonii)为代表 , 欧洲则以法氏异豺(Xenocyon falconeri)为代表 。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它们的个体较大 , 牙齿锋利 , 和今天的狼体型相似(40-50 kg) , 占据了非常类似的生态位 。 在早更新世中期(~180万年前)的时候 , 这个支系进入了非洲 , 演化出非洲野犬属(Lycaon) 。
同一时期 , 犬属的早期成员也已在欧亚大陆广布 , 但是这个时期的犬属物种个体普遍都比较小 , 与今天北美的郊狼类似 , 不会像现在的狼一样成群结队地捕食大型猎物 。
在漫长的早更新世中 , 欧亚大陆的异豺进一步扩张地盘 , 于大约140万年的时候进入南亚地区 , 随后又在110万年前进入东南亚岛屿地区 。 由于中国南方没有发现过异豺 , 因此可以推断东南亚的异豺是从南亚地区迁徙而来的 。
随后东南亚岛屿地区因为海平面上升而被隔离开来 , 生活在这里的异豺逐渐小型化成为特里尼尔异豺(Xenocyon trinilensis) , 其个体大小相当于今天的豺大小(15-20kg) 。
在欧洲的异豺支系则与豺的祖先发生基因交流 , 并在地中海的岛屿上演化出岛豺(Cynotherium) 。 进入中更新世以后(78万年前) , 异豺进一步扩张势力范围 , 并通过白令陆桥进入北美洲 , 在当地演化出德克萨斯异豺(Xenocyon texanus) , 盛极一时 。
与之相比 , 今天叱咤风云的犬属 , 尤其是狼 , 在早更新世到中更新世早期这段时间内一直保持着较小的体型 , 主要以莫斯巴赫狼(Canis mosbachensis)为代表 。 在周口店直立人遗址中 , 莫斯巴赫狼是数量最多的犬科动物 。
这种狼的个体大小与今天的郊狼近似 , 习性可能也类似 , 以单独或小群活动为主 , 捕食中小型猎物 , 和今天的狼不同 。
异豺大概在50万年前灭绝 , 而最早的狼则在40万年前左右出现在欧亚大陆北部 , 并很快成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繁荣至今 。
【叱咤犬界200万年,竟因为挑食而灭绝】(图片来源:veer图库)
由此可见 , 如今声名赫赫的狼并非一直以来就生活在广袤的大草原里 。 在更新世的绝大多数时间里(250-50万年前) , 异豺家族才是犬科动物中的老大 。 直到异豺大约在50万年前灭绝 , 犬属动物才抓住机会 , 最终演化出狼这样的强大物种 , 取代了异豺之前的位置 。
Part.2异豺帝国的衰亡:竟然是因为挑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