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正所谓“每逢佳节胖三斤” , 在春节这样阖家团圆的长假里 , 长胖似乎是一件很难避免的事情 。 这不 , 支持这个观点的不仅是我们的直觉 , 还有科学研究的数据 。
2017年 , Journal ofObesity期刊的一篇陈述性综述论文就指出 , 在圣诞节前后的一个月里 , 体重平均会增长0.8~1.8斤——看似不多 , 但要知道 , 个体平均每年的体重增长也不过是0.8~2斤 。 更重要的是 , 在此后的几个月里 , 短时间内增长的这些体重并不会完全减下去 。 因此 , 当你过上5个、10个这样的节日 , 体重的变化可能就会非常可观了 。
假期长胖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吃得太多、动得太少 。 2014年的一项统计显示 , 英国人在圣诞节当天的平均能量摄入是推荐值的3倍 。 在假期 , 我们更容易随时摄入零食、酒精饮料 , 常常与家人朋友一起聚餐 , 这些因素都会在无意间增加能量摄入 。

文章图片
图1/4
今年春节 , 我们又要“坐以待胖”了吗?当然 , 如果你足够坚定 , 能在放假期间也能坚持控制能量摄入、坚持锻炼 , 自然不成问题 。 但对于大多数很难主动做到这一点的普通人 , 外界的干预措施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
为了帮助我们过一个健康的长假 , 科学家们也是煞费苦心 。 2018年 , BMJ圣诞特刊的一篇论文就为了帮助我们在长假期间控制体重 , 提供了一些……或许有用的指南 。

文章图片
图2/4
在这项研究中 , 英国伯明翰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对272名成年人进行了研究:其中一半为实验组 , 接受3类干预措施;另一半为对照组 , 他们只收到一份印有简要信息的宣传页 , 这张宣传页也不包含任何饮食建议 。
研究始于圣诞假期之前的11月或12月 。 度过圣诞假期后 , 到了收集结果的时间 。 对照组的体重相较于基准体重 , 不出所料地重了0.74斤;然而 , 实验组在长假之后 , 体重不升反降 , 平均轻了0.26斤 。 也就是说 , 有无干预措施 , 长假后体重的差异达到了1斤 。

文章图片
图3/4
究竟是哪些并不繁琐的干预措施 , 产生了这样的效果?总体来说 , 这套干预措施旨在通过自我调节、习惯形成模型 , 提高志愿者对食物的抵抗力 , 它包含了以下3类内容:
1 。记录体重变化
具体来说 , 要求志愿者每周至少称重两次(如果条件允许 , 每日都自我称重) , 并将体重变化轨迹记录下来 , 以提醒控制摄入 。
2 。用卡片提醒食物的能量
实验开始前 , 研究者向实验组的志愿者发放卡片 , 以图片的形式提醒志愿者:我们常吃的那些食物 , 热量相当于多大的运动量?例如 , 一枚肉派的热量相当于跑21分钟消耗的能量;一小杯红酒的热量则相当于步行32分钟 。 这些直观的提醒旨在减少能量摄入 , 并鼓励多加锻炼 。

文章图片
图4/4
【去年春节我胖成了球,今年还有救吗?】3 。10条具体提示
相比于对照组手中缺乏有效信息的宣传页 , 实验组收到的第三项干预措施 , 是一张包含了10条具体提示的宣传页 。 在先前的研究中 , 有证据表明这些提示能帮助超重人群减肥 。 这10条提示来自2008年的一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论文 , 包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