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商新闻事件 中国电商负面消息( 三 )


此外,国美作为老牌家电零售巨头,在通往电子商务的转型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 。除了打出价格牌之外,国美在线服务上的创新似乎并不多见,被不少人评价“仅仅将卖场门店搬到网上”而已 。
如何以正确的姿态拥抱互联网?如何让消费者真正能够接受国美在线是一家电子商务平台?依然是摆在其面前的难题 。
苏宁易购:
仍需提升用户体验
2015年,苏宁易购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可谓是电商行业的一次大震荡 。阿里巴巴283亿元的战略投资,让苏宁易购得到充足的资金用于物流平台建设和门店发展;而苏宁易购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让一直以来缺少线下实体店的阿里巴巴,有了完善用户体验服务的现实场景 。
不过,背靠阿里巴巴的苏宁易购,同样面临着老对手国美在线一样的问题:传统家电零售门店如何向互联网转型,并非一朝一夕可成 。
改变传统的思维与做法,完善服务流程与质量、提升用户体验,积极解决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苏宁易购首先需要解决的 。根据本次舆情统计的相关情况来看,苏宁易购的负面信息在中游徘徊,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 。
一号店:
管理层动荡让发展规划落空
原本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入股一号店,是对这家长期盘踞在上海的电子商务平台最好的支持 。然而,大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却让所有人始料不及 。
以一号店前董事长于刚为代表的管理层团队,在2015年内不断从一号店离职而去,前前后后多达1000余人,这样的人员变动,难以让一号店维持原有的发展规划 。不进则退,一号店已经跟不上先驱者的步伐 。
32%的媒体报道负面信息,一定程度上呈现了2015年一号店所经历的动荡 。在沃尔玛全盘掌控一号店之后,未来将何去何从,依然吸引着众多业内人士的眼球 。
当当网:
私有化、安全问题广受诟病
作为曾经颠覆实体书店的排头兵,当当网于2015年末宣布计划在3年内开1000家实体书店,这一逆潮流的动作,让当当网重回聚光灯下 。
【最新电商新闻事件 中国电商负面消息】为什么要用“重回”这个词?没有傲人的业绩、没有给力的促销,当当网已经很久没有受到业界的关注了 。然而即便这样,2015年当当网却依然有37%的媒体报道与负面信息有关 。
首当其冲的,便是2015年7月9日,当当网宣布将以7.8美元进行私有化,而当当网2010年赴美上市发行价为16美元 。对于这一举动,众多当当网股东公开信指责CEO李国庆套利,媒体的报道一时间也铺天盖地 。
而除此以外,当当网的安全认证问题,导致用户账户里原本应有的礼品卡和余额在未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不翼而飞,也遭到了媒体的口诛笔伐 。
亚马逊:
外来“和尚”水土不服
国内电子商务行业激烈的竞争,用“刺刀见红”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在这样的环境下,亚马逊是为数不多能够存活的外来电子商务平台 。
然而,63.2%的媒体报道负面信息,证明“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句俗语,在亚马逊身上并不适用 。如此大面积的负面信息,与亚马逊遭受诸多消费者维权诉讼有关,而这些诉讼,均涉及亚马逊单方面砍单,包括促销低价商品拒绝发货、下架商品依然可以下单等原因,引来诸多媒体关注与报道 。
事实上这些问题,在国内多家电子商务平台上都有发生,但唯独在亚马逊平台上愈演愈烈,最严重的,还形成了近千人的维权事件,直至亚马逊与消费者对簿公堂 。这让人不得不质疑:亚马逊在处理消费者维权问题的策略与态度,是否存在问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