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有一个致命的后果 , 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资金链断裂 。 比如OneWeb的大股东是软银 , 占40%股份 , 2020年 , 软银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多个海外业务 , 并售出410亿美元的资产 。 面对突然抽调资金的软银 , OneWeb结局显而易见 。
各国大佬纷纷想在太空中对马斯克围追堵截 , 但这场竞赛谈何容易 。
全球航天角逐白热化?
有个直白的问题摆在眼前 , 全球商业航天到底有多大的经济价值?
太空基金会2019年发布的《航天报告》统计 , 过去十年来 , 世界太空市场中的政府和商业收入共增长了73% , 相比上一年增长了90多亿美元 , 攀升至4238亿美元 。 商业航天收入占全球太空经济80% , 高达3368.9亿美元 。
坦白来讲 , 各国商业航天在这几年都可圈可点 。 统计数据显示 , 目前我国的商业航天企业中 , 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占比为80% , 中科院商业航天企业占比为10% , 航天系商业航天企业占比为10% 。 2020年 , 我国商业航天投资金额首次突破100亿元 , 同比增长61.21% 。
其次美国与欧洲各国的商业航天 , 无论在产业链完整度上 , 还是航天商业成熟性上起步都比较早 。
全球第一个商业发射服务商 , 阿里安目前由9个欧洲国家共同经营 。 在SpaceX注册成立之前 , 阿里安太空已经是ESA商业发射项目的总承包商 , 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卫星发射任务的50%市场份额 。
英国的航天工业向来发达 , 《国家航天战略》显示 , 英国航天工业雇佣了超过4.5万人 , 平均工人生产效率是其他行业的2.6倍 , 每年创造价值超过164亿英镑 , 卫星技术为更广泛的经济活动额外创造了36000亿英镑的收入 。
美国无需赘述 , 马斯克的星链公司发射的卫星能绕地球好几圈 。 在这个领域 , 全球的进程与速度都生出一种火烧眉毛的既视感 , 韩国计划在2031年前完成100颗微小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 。
韩国的商业航天版图算是领域后来者中最典型的例子 , 据悉 , 韩国预计每年组织航天人才培养 , 包括100人规模的研修计划、60人左右实习课程、200人以上在职培训 。 在资金支持方面 , 未来3年内对开展卫星系统设计的企业 , 每个企业支持约20亿韩元 。
以色列等一众小国即便是难以企及整个产业链 , 也会专攻某个环节 。 眼看全世界商业航天市场风起云涌 , 为了抢占6G关键技术卫星通信 , 一拥而上在意料之中 。 不过 , 资本如此疯狂 , 航天生意在越来越接地气的同时 , 科技在失控的过程中不免沦为一些噱头 。
正如此前国内薇娅在直播间带货火箭 , 一时间引爆社交舆论 , 仅仅两个月后 , B 站又在儿童节宣布将发射“哔哩哔哩视频卫星” , 但很快因为火箭故障放了一大批网友的鸽子 。 可以说 , 商业航天至今仍然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 资本的野心未必能改变这一局面 。
【2022,资本终于要上天了?】道总有理 , 曾用名歪道道 , 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 。 同名微信公众号:道总有理(daotmt) 。 本文为原创文章 , 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