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资本终于要上天了?

2022,资本终于要上天了?
文章图片

人类在太空探索中 , 一直有着无尽的兴趣与精力 。
1972年 , 赞比亚有位修女曾经给NASA写信 , 质疑他们为何会在火星探索上花费不计其数的财力与物力 , 而全球还有数亿人在忍饥挨饿 。 似乎科技在普通人眼中就是冰冷且不近人情的 , 但时任NASA马歇尔太空中心的恩斯特却在回信中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他说 , 太空探索会衍生出很多新技术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 比如通过空间计划与气象卫星 , 能够改善全球的农业科技 , 进一步改善修女所担心的饥饿问题 。 至于太空探索与民生问题之间究竟能不能划等号?这么多年来 , 界限似乎越来越接近憧憬 。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 , 太空探索只是马斯克在追求人生巅峰时的最后一道考验 , 是独属于钢铁侠的课余游戏 , 但科技潜入星辰大海 , 的确在升腾起肉眼可见的光芒 。 资本的动向总是最好的佐证 。
前段时间 , 商业航天公司“星途探索”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 无独有偶 , 商业运载火箭提供商“星河动力航天”前不久也刚刚宣布完成总额为12.7亿元人民币融资 。 这不禁让人怀疑 , 2021年 , 国内资本在小吃街折腾了一圈 , 新的一年 , 终于要决定玩票大的了吗?
资本的航天梦到底做了多久?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索、近地轨道空间应用……资本曾经距离这些东西可望不可及 , 国内民营航天破冰要追溯到2014年 , 彼时 , 随着政策的松动 , 民营航天领域拿到了第一笔融资 , 这也侧面宣告着资本的“航天梦”正式启程 。
在2014年以后 , 国内商业航天一度大为活跃 。 首先是资本方面 , 据投资家网统计 , 2015年成立的零壹空间 , 累计获得三轮总额近5亿元的融资;蓝箭空间融资总额超过5亿元;在2016年底成立的星际荣耀融资总额超4亿元 。
或许是2014年之前 , 商业航天领域的空窗期太长 , 破冰之后 , 资本的热情又迟迟没能湮灭 , 总之 , 这个领域在解除束缚时所迸发出的激情持续了好几年 。 数据显示 , 我国商业航天融资额在2020年突破100亿元 , 较2019年增长61.21% 。
即便是疫情期间 , 2019~2020年也是商业航天最风光的时期 , 公开信息显示 , 到2020年底 , 全国有注册航天企业318家 , 其中卫星应用领域134家、卫星制造领域84家、卫星运营领域48家、卫星发射领域47家 , 融资额度接近百亿元 。
从火箭制造商到卫星制造商 , 从卫星运营商到应用服务商……产业链上下 , 每个环节都有资本忙得热火朝天 。
2022,资本终于要上天了?
文章图片

以火箭制造为例 , 2018年是国内民营火箭发射的高光时刻 , 累计1次轨道级发射、4次探空发射 , 全年火箭发射高达39次 , 据悉 , 也是在这一年 , 国内的民营火箭发射第一次超过了美国 。
到了2019、2020年 , 国内民营火箭进入集中发射期 。 从某种角度来看 , 各个航天新秀经历了极度的资本追捧 , 下一步的“秀场”中心无疑是炫技 。
研发、设计、制造、发射 , 无论在时间层面 , 还是技术层面都默契地展开了一场厮杀 。 比如此前在海南发射的“双曲线一号S” , 从研发到发射只用了60天时间 , 刷新了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多项纪录 。
但步子迈得太快 , 难免露出破绽 。 从2014年到2022年 , 民营航天市场满打满算不到十年时间 , 行业中固然有不少趁着这个机会抛头露面的玩家 , 可薄弱的根基在资本疯狂的进攻下 , 动摇是不可避免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