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或成为新物种?

人工智能或成为新物种?
文章图片

展览开幕式上的海报
人工智能或成为新物种?
文章图片

1816年出版的名为《睡魔》的小说 , 讲一个人类爱上机械娃娃并变得疯狂的故事(资料图片)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 易芝娜
【人工智能或成为新物种?】广东科学中心在推出《野性非洲》《古生代海兽志》等几部科普大片喜迎2022年春节的同时 , 在二楼专题展厅里 , 由英国巴比肯艺术中心策划制作的大型国际巡展《人工智能:智进无界》也拉开了大幕 。
展览中可以看到 ,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和人类所幻想中的人工智能 , 而今却成为现实 , 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 正如策展方代表巴比肯国际联席主席卢克·坎普所说:“在科学、技术和创意领域 , 人工智能仍然是一个令人兴奋和充满活力的发现领域 。 这种不断发展的现象促使我们反思人类在世界当中的位置 , 以及我们想要创造怎样的世界 。 ”
不过 , 如果只是抱着“去看机器人”的想法前往看展 , 你可能会失望 。 因为你会发现 , 这里的机器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模样 , 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能也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
展中有展 , 探索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意义
《人工智能:智进无界》展于2019年便在巴比肯艺术中心首展 , 随后曾先后在荷兰格罗宁根论坛、英国利物浦世界博物馆进行过巡展 。 这个展览是对人工智能及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展开的持续而独特的探索 。 该展览将持续到今年6月10日 。
展览包含了四个主要部分:人工智能的梦想、思维机器、数据世界以及不断演进 。 “人工智能的梦想”部分 , 呈现的是人类自古以来对于创造人工智能的渴望和种种探索;“思维机器”部分 , 虽然主要探讨的是世界上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阿达·洛芙莱斯是如何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等的进程 , 但也可以从中发现很多神话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得到真实体现的 , 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机器人是如何诞生的;“数据世界”部分展示了人工智能正如何影响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不断演进”部分则从现实中抬头展望未来 , 认为人类的形态已不局限于出生时的状态 , 在人工智能影响下 , 人类将不断进化 。
展览中的信息量相当大 。 第二部分内容中 , 还包括一个“人工智能时间线”的特别展项 , 通过250多个知识点全面呈现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 。
现场还布置有不少现代科技装置 , 诸如《未来的你》 , 可以让我们面对一个现场合成的未来的自我 , 让机器学习我们的动作 , 并不断发展 , 成为更敏捷、优秀的新的“我们”;《重现盛景》艺术装置 , 可以让我们闻到1912年已灭绝的一种花的味道;《图腾》的灯光装置等 , 让我们现场感受人工智能是否能生成自主性和意识 。
该展览看上去或许有些高深莫测 , 但它或许能激发我们关于人工智能这一重大现象的讨论、辩论和思考 , 并为我们认识周边世界提供新的视角 , 了解到现代科技对于我们、对于我们所在的星球以及对于更广泛的宇宙探索的意义 。
人工智能 , 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
人类似乎一直痴迷于通过魔法、科学、宗教或幻觉等方式去创造具有特殊能力的类人生物 。 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文明都曾在不同时代对这些类人生物有所探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